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

ID:10789683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_第1页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_第2页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_第3页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_第4页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发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仁之乱  1467年〔应仁元年〕爆发的大战乱,普遍认为是战国时代的发端,然而“应仁之乱”的导火索,与其说是日野氏的擅权,与其说是将军继嗣问题,不如说是开始于1454年〔享德三年〕的两畠山氏争乱。畠山义就和畠山弥三郎、政长之间争夺一族总领权〔家督之位〕的长年战乱,间接激化了将军与管领,管领与四职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细川氏与山名氏的敌对关系上〕,最终导致“应仁之乱”的爆发。  那么,两畠山氏争乱的根源何在呢?上推到1441年〔嘉吉元年〕爆发的“嘉吉之乱”,其实与其后包括畠山氏在内的各家族内部频繁争夺一族总领权的斗争,是明显一脉相承的。“嘉吉之乱”始于赤松满

2、祐借庆祝结城合战胜利之机,对将军足利义教的谋杀。结城合战是关东“永享之乱”的余绪,而讲述“永享之乱”,就不得不先提到1416年〔应永二十三年〕开始的“上杉禅秀之乱”……还是让咱们从“上杉禅秀之乱”开始讲起吧。镰仓府和禅秀之乱  1349年〔北朝贞和五二年〕,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召回长子义诠,改派次子基氏镇守镰仓,统领关东及附近地区十州〔武蔵、相模、上野、下野、常陆、上总、下总、安房、甲斐和伊豆〕,基氏后裔世袭此职,初称“关东管领”,后改“关东公方”或“镰仓公方”。关东公方之设立,根源在于足利幕府在肇建之初未能哪怕名义上将整个日本都纳入其统辖范围,南北朝的对立,

3、使得幕府必须将统治中心设置在京都附近,从而对于遥远的武家根据地关东地区,多少有点鞕长莫及。设立镰仓府的政策,虽然结束了足利尊氏和其弟直义旧的武家“双头政治”,但同时又开启了京都将军和关东公方新的武家“双头政治”,最终爆发“永享之乱”,后院起火,那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1378年〔北朝永和四年〕,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的室町地方修建了“花之御所”,作为新的幕府政所所在地,从此,足利幕府也被称为“室町幕府”。1392年〔北朝明德三年〕,义满逼迫南朝天皇退位,结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幕府势力名义上覆盖全日本,关东公方的存在已经失去其历史意义了,然而义

4、满未能趁势结束武家“双头政治”,这就使得京都将军和关东公方间的矛盾日趋表面化和激烈化。  足利基氏进入镰仓府以后,仿效幕府设置管领总括大小事务的政策,任命直义旧臣上杉宪显为关东执事〔后称“关东管领”〕。宪显是上杉氏山内分家的始祖,其弟宪藤则是犬悬分家的始祖,这两家上杉氏此后轮流出任关东管领的要职,逐渐掌控了关东地区的实际权力。  足利基氏传子氏满,氏满传子满兼,满兼传子持氏。第四代关东公方足利持氏〔忽略基氏之前被更替的足利义诠〕在位的时候,关东地区的主要势力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关东公方直属的“奉公众”,主要有海上、宍户等家族;二,依附山内上杉氏的武士集

5、团,以长尾氏为其首领;三,依附犬悬上杉氏的武士集团;四,结城、佐竹、千叶等挂有守护职衔的外样武士集团。  足利基氏进入镰仓府以前,关东的双执事制度〔高师直派的高师冬、重茂,和足利直义派的上杉宪显〕间接导致了“观应之乱”的爆发。基氏以后,山内、犬悬两上杉氏轮替为关东管领,逐渐引发了与前相同的矛盾。1416年〔应永二十三年〕,犬悬上杉宪藤之孙氏宪〔入道法名月山禅秀〕不满关东公方足利持氏重用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基,对镰仓府掀起了反旗,并拥立持氏的叔父满隆为新的关东公方——这就是“上杉禅秀之乱”。  加盟上杉氏宪方的关东有力大名,包括千叶、岩松、宇都宫、小田、大椽,

6、以及佐竹氏山入分家。佐竹本家和结城等势力,则牢固地站在关东公方一侧。战争一开始,氏宪方占据了绝大优势,足利持氏被迫退出镰仓,逃往骏河。然而京都幕府害怕氏宪叛乱成功后会加强镰仓府的力量,明确表态支持足利持氏,关东诸州国人因此纷纷倒戈,响应幕府的号召,转而讨伐上杉氏宪。1417年〔应永二十四年〕,足利满隆和上杉氏宪在镰仓败死,“上杉禅秀之乱”结束。永享之乱的因果  “上杉禅秀之乱”的终结,并不是关东战祸之终结。战争结束后,犬悬上杉氏名存实亡,其属下大小武士集团,被分入关东公方的“奉公众”,或者划归山内上杉氏统辖。关东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了,势力极大膨胀的关东公

7、方和山内上杉氏,长久以来被压制的矛盾很快激化起来,而镰仓府与室町幕府之间的矛盾,则表现得更为强烈。  幕府并不希望看到关东公方的势力持续扩张,于是拉拢山内上杉氏以监视和制约镰仓府。对于关东管领应该算是关东公方的直辖武士,还是应直接隶属于幕府将军,针锋相对的舆论甚嚣尘上。  1425年〔应永三十二年〕,第五代幕府将军足利义量去世,前将军、已经出家的足利义持重新掌握幕政,其后即爆发了“应永之变”。“应永之变”结束的第二年,也即1428年〔正长元年〕,足利义持去世,因为没有继承人,而请醍醐寺三宝院的满济祈神求签,选定义持之弟、青莲院门迹义円继任,是为第六代将军足

8、利义教。义教之还俗继位,本身是很自然的事情,所谓求取神签,不过是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