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教育的发端PPT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

ID:46253175

大小:2.2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22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_第1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_第2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_第3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_第4页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式教育的发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科举制度的废除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隋朝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2.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度是怎么被废除的呢?清朝隋朝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

2、,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不相称。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1904年)新学制的制定——原因:制定和主要内容:影响:各级新学堂的开办。西学东渐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促进了

3、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教育的状况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1926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3、学校教学采

4、用国语和白话文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地被淘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4、大学的改制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学者到校任课,等等的措施。北京大学的改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法当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决照办。以后,各大

5、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5、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民国时期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团体教育完全免费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教育经费《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

6、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师薪水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多样化的教育格局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

7、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不惜代价办教育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晏阳初(1890年—1990年)又名兴复、遇春,四川巴中人。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916年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与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20年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