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

ID:10790276

大小:10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_第1页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_第2页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_第3页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_第4页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练习题 第一章 民法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民法概述 一、填空题 1、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2、民法是调整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习惯作为民法的渊源是受限制的,只有经认可的习惯,才具有民法渊源的意义。4、民法的适用范围,也是民法的范围。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和的原则。二、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居于(  )的地位。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  C.单行法  D.中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A.所有的财产关系B.所有的人身关系  C.纵向的财产关系

2、 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  )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A.经济  B.民事  C.交换  D.日常  4.某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公民王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赔偿损失。本案适用 (  )  A.中国民法  B.该领事所属国民法  C.国际惯例  D.第三中立国民法  5.民法的下列渊源中,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是(  )  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中的民事规范  B.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中的民事规范  C.地方各级人民

3、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议和命令中的民事规范  D.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民事问题的司法解释和具有指导性的指示 6.民法的效力不包括(  )  A.在时间上的效力  B.在空间上的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对物的效力   7、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一栋大楼即将建设,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一想得到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8、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  A赵某在

4、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  B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律效果  C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  D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9、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  A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  B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  C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  D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  10、甲知其新房屋南面

5、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德尔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三、判断1、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原则上具有溯及力。()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一、填空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和。2、在一些场合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3、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享有权利的一方是,负担义务的一方是。4、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

6、为和两大类。5、根据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性质,可以分为权、权和权。6、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分为权、权、权和权。7、民事权利从彼此间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分为权利和权利。8、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救济;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为救济。二、选择题  1、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甲将自己继承的1万元人民币向路边洒去,该事实的性质如何?()  A 表意行为 B 非表意行为C 事件D 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2、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 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 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7、  C 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 甲应同事乙之邀请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3、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A 日出 B 备课 C 赠与 D 恋爱  4、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乙接收,并表示谢意。三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甲与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关系B 甲与乙之间构成赠与关系  C 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D 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但

8、甲因实效而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乙返还借款的权利三、判断1、民事法律关系由民法规范确认、调整和保障,具有民事权利和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四、简答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2、简答正当防卫的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