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

ID:10802470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_第1页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_第2页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_第3页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_第4页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常规备好课是一个老师上好课的前提.一堂课效益的高低,学生收获的多少全在于课前的备课。备课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梳理归纳和概括,是对教学内容的凝练,备课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六项教学常规的落实,向常规教学要质量。课堂是成功的沃土,把握住了课堂,就把握住了成功。(一)集体备课1.总体要求(1)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是教学的指南,认真研讨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分清主次,把握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弄明白考试内容与方式,准确地把握教学

2、方向。(2)集体备课坚持三个原则:①坚持备课组每位成员都发言的原则;②坚持每个教案、学案都修改的原则;③坚持每次讨论都有价值的原则。(3)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练习题、作业题,统一单元测试题,遵循个人——集体——个人的备课程序。2.具体要求(1)备课组长将新老教师合理搭配,分好工,印好集体备课安排表(前两周由备课组长准备),分发给备课组成员并督促备课组成员按时认真搞好集体备

3、课。(2)备课组长提前与主备人确定下周的授课内容,主备人提前准备集体备课教案,安排好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内容分析、课时分配、课堂设计、重点难点分析、授课方法、作业题、当堂检测、单元测试题的安排、讲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教学建议等。主备人提前一周着手准备,和组长反复思考推敲,及时形成材料。备课组长、包科领导要认真审查,反复修改,确保材料的高质量。教案要务实,人手一份,重实效,切忌搞形式。不用个人备课教案代替集体备课教案。(3)集备教案先由备课组长把关修改完善,送包科领导把关审阅,然后送年级包级领导一份,年级把关批准后,合格者存档,不合格者

4、要根据要求修改完善,直至批准通过。(4)周一、周四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长主持,包科领导参加,主备人作中心发言,其他人讨论发言,修改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期间不允许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5)集体备课的关键是研究。一是要研究一周安排;二是研究教学内容,一定要把所学内容与整体的学科知识框架、能力框架和情感要求相结合、相联系,彻底弄清楚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三是研究每一堂课的“1+1”课堂设计和每一堂课的导学案,研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分层讨论、高效展示和学生反馈、当堂过关的方式。所有

5、老师都要积极参与进去,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然后根据研究情况认真修改个人的教案。(二)个人备课1.总体要求(1)备课要克服三个问题:①照抄照搬以前的集体备课材料;②没有问题设计而仅是知识的简单堆砌或者以学案代替备课;③把备课看成负担而仅仅为了应付年级检查。(2)从备课开始,就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要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生活实际、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3)备课要做到“三透”“四精”:“三透”即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四精”即精心选择

6、例题习题、精心设计学案教案、精心选择教法、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和师生、生生互动方案。2.具体要求(1)遵守工作纪律,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办公备课秩序。①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不中途脱岗、串岗。②老师的办公要与学生的上课同步,在办公室内不大声说话,不闲谈,不上网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讨论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吃零食,不做干扰其他老师办公的事。③坐下来认真钻研业务,专心研究教学,努力提高办公效率。(2)备课要规范。备课前要熟悉授课内容,查阅各种材料,不能照本宣科(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要反复琢磨修改,做好个人备课设计,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

7、备课要行款规范,栏目齐全,书写认真。(3)把备课改为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课要搞好六个设计,克服六个问题。六个设计是:设计教学程序,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措施,设计问题情境,设计讨论展示,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措施,设计巩固落实办法。克服六个问题:一是教案设计简单、深度不够;二是设计的假问题多、真问题少,学生讨论、师生沟通交流设计不到位;三是展示效果差,为展示而展示;四是理科例题的探索研究缺少思路分析过程,缺少解题后方法、规律的总结及注意问题的强调;五是讲评过程不归类研究提升,就题论题,缺少拓展;六是不能留出5

8、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反刍、总结,做不到当堂内容当堂落实。(4)备课要从实际出发,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中一定要体现“四为主”原则,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思为主攻”,绝不能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对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