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八上其中)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

ID:10804740

大小:8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8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_第1页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_第2页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_第3页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_第4页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八上其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文学常识填空(1)《芦花荡》体裁是(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他是“荷花淀”代表作家,其另一短篇小说代表作是(《荷花淀》)。(2)《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叙事线索是(父亲的背影)。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他是一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名作有《荷塘月色》、《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他作品主要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2、。以及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我们曾学过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这部散文集。(4)《老王》的作者(杨绛),作家,翻译家,她的丈夫是钱钟书,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围城》)。(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他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6)《信客》一文的作者是(余秋雨),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著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7)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8)填写下面表格并识记课文出处作者字、号朝代名句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元亮东晋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梦得唐代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茂叔北宋核舟记《虞初新志》魏学洢子敬明末大道路之行也《礼记·礼运》春秋石壕吏《杜诗详注》杜甫子美唐5诗文名句默写。(1)《望岳》中描写泰山雄奇秀丽景色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春望》通过借物抒发诗人忧国思家感情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思乡之情的千

4、古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全诗最出彩的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花感叹世态而落泪,鸟痛恨离别而惊飞,实则是他自己感时恨别。这样写,作者忧国思家之情含蓄却更见深沉。.《春望》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拟人手法借物抒情的句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石壕吏》表现老妇人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可以引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

5、违),或者也可以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同是抒写思乡之情,《黄鹤楼》中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而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则用(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8)(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6、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篇文章的(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

6、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骆驼祥子》长篇小说,写天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3)(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一个坚强,上进,努力奋斗的一个革命民主战士形象。)2010年语文八上文言文权威复习之《杜甫诗三首》《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一、诗歌层次分析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所见。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