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

ID:10809749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_第1页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_第2页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_第3页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_第4页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画的传统精神论文..毕业摘要中国画传统是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以书法为骨法,以诗的境界为灵魂,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为内涵、抒情言志,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自然观的关照中表现出物我一体不可分割的静态美,以凝重、浑穆、典雅形成特有的审美理想。线性审美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理想,也蕴涵着东方哲学对美的理解..毕业,这也是中国画传统精神的根本文化渊源。关键词:中国画神形兼备线条外师造化一引言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中国画传统是以意境为灵魂,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诗情画意为内涵、抒情言志,在老庄哲学自然观思维中表现出虚淡的

2、静态美,成为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气韵是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内容和审美标准,在《古画品录》中“气韵生动”被定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而气韵并非是很玄的东西,它由笔墨而生,舍笔墨无从谈气韵。中国画追求气韵生动,强调笔墨功力,以宣泄自我情感为目的,在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构建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气质与性格。二用线用墨的传统中国绘画,从远古岩画、山洞壁画上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的。而用线的方法是与使用的作画工具分不开的,中国绘画主要使用毛笔,人们称之为“软毫”,由于作者在作画用笔过程中的动作变化产生粗细、曲直、刚柔、飘逸的线条,线的运用成为中国画的一大表现手

3、法。所以,中国画对于线描功力十分重视,古代人物画、花鸟画都是以白描勾线表现的。白描是一种单纯依仗线条来表现对象的形神画法,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直观性、完整性,不必施加任何色彩和淡墨。用线用墨的好坏,离不开“无起不藏,无止不收”,“力透纸背”。每画一条线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逆入藏锋,忌锋芒毕露,行笔不可轻浮,收笔注意回锋,俗称“一波三折”,这样线才有法度、有变化。中国画用线条来表达艺术思想情感,它与西洋画块面为造型手法不同,西方绘画中以光影体积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只有体积存在,线是不存在的,线是一种视觉的错觉,是面的转折,一切物体都是由块面组成。而中国画主要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线

4、是具体的物象在作者头脑中产生的主观产物,是主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物体的提炼概括。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提出“骨法用笔”,这是对线条运用、对物象基本结构的表现,要求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所画出的线条要有精神、沉着,不死板,灵活多变,以书法线条入画,要有骨力,力透纸背,不可软柔不振。线条出自画者心灵的主观认识表现,是修养、学识、经验的发挥,也是思绪的流露和情感活动的痕迹。线条的不同变化体现了作者的个性与风格气质,情绪欢快时画出的线条呈现出流畅、轻快的感觉,情绪压抑、愤怒、激动时画出的线条就呈现出顿挫和沉重感。中国画家正是利用不同的线条传达出物象以及自己不同的情感。所谓“怒画竹、喜写兰”,无感

5、情的线条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通过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虚实、疏密的线条,才能塑造出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花鸟画的勾花、画叶、写藤都有一定的线条笔法,刚柔并重,千姿百态。在人物画方面,有专为表现各式各样不同服装材料而创造的技法——“十八描”,即高古游丝描、铁线描、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竹叶描、钉头鼠尾描、曹衣描等。山水画有多种皴法与点戳,如披麻皴、斧劈皴、乱麻皴、折带皴、个字点、介字点、松叶点等,表现山石纹理的不同质感与形态。另外,在用色上,是采用固有色与主观想象创造的色彩作画,喜欢用对比强烈的颜色,如黑、白、红、兰、黄都是中国画特有的墨彩。“墨”在中国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6、地位,“墨”不只是一种黑色,而是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五墨”,并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指焦、浓、重、淡、清;“六彩”指在“五墨”之中加上白色,“白”是纸上空白,与“墨”形成对比。在用墨上,注重“浓、淡、破、积、泼、焦、宿”的墨法,以浑厚、大气、润泽为上,以媚俗、薄弱、轻浮为病,因此墨色运用的灵活带给我们深远的审美享受。传统绘画中,不论人物、山水、花鸟哪一门,不论白描、水墨、浅绛、重彩哪一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用“墨”。其中,白描和水墨是完全用墨表现的,浅绛、重彩都是在用墨勾勒好具体形象以后,再填入颜色的。自古以来的画家就把墨看作主要的色彩,即所谓“墨分五彩”,“色不夺形”,形象是主

7、要的,笔墨是塑造形象的,色彩起丰富形象的作用。这才是中国画的传统特点,也是中国画传统区别于西画传统的独特表现风格。三诗情画意诗歌偏于表现,侧重意境的创造;绘画偏于再现,侧重形神的刻画。古代美学强调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所以诗歌中也讲形神,所谓“状难言之物如在目前”;绘画中亦求意境,所谓“画以境界为上”,从而把意境和形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诗画一律”说使诗与画都能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使二者更加完美。面对一幅优秀的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