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

ID:10811200

大小:9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8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_第1页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_第2页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_第3页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_第4页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上好诗歌复习课摘要: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试题得分难度较大的题目之一,也一直是学生的难点,许多教师用了很多心思却收效甚微。那么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出高质量呢?本文从高考诗歌鉴赏的出题特点入手,对诗歌鉴赏教学进行反思,以求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诗歌鉴赏复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学有成效。关键词: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出题特点第一、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诗歌复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绩,所以教师明白高考诗歌鉴赏的出题特点之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前提是不能因为应试而让复习课变得枯燥乏味,要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度。复习期间更要做到“乐学”

2、,“快乐”是提高效率的首要要素。具体操作如下:确定复习时长,整体制定复习计划,包括:考查范围与考察要点,考查题型,选编资料,教学手段(多媒体,笔头表达,口头表达等)及形式,巩固的措施(不能贪多,要精)(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考查的题型主要有:1、鉴赏字(词)的艺术效果。如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溪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2、分析字(词)在诗句中的作用。如2007年天津卷《黄氏延绿轩》:“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3、理解字(词)蕴涵的情感。如2007年天津卷《望江南·超然台①作》:从词中的“咨嗟”

3、、“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二)、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考查的题型主要有:1、分析诗句的手法。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分析形象的写法。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咏鹰》: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析抒情的方式。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比较手法的异同。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

4、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三)、理解、分析诗歌的情感考查的题型主要有: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王安石《示长安君》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宋·谢枋得《武夷山中》,然后回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比较不同诗中作者的感情。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四)、理解、赏析诗歌的内容考查的题型主要有:1、描述诗歌的画面。如2007

5、年高考北京卷《芣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2、理解、比较诗歌中的情景。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王维《秋夜独坐》和周弼《夜深》,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3、概括对象的特点。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4、分析画面间的关联。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第二、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出题特点(一)、命题的迁移性就选材而言,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上一般文字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

6、,在体式上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都与课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有机迁移。首先说思想内容。1994年所考七绝《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1995年所考小令《如梦令》,出自部编初中教材;1996年所考元曲与《赤壁之战》史实关系甚为密切,而选项d涉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997年所考两首七绝《望洞庭》、《题君山》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对象相近;1998年所考五律《题李凝幽居》,考生当不陌生,课本中有关"推敲"的典故,19

7、99年所考《漫成一首》,其意境与教材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诸多诗句"似曾相识",而选项a、d分别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柳宗元的《江雪》。《我爱这一片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其它作品在高中课本也出现过。2000年春季所考的《蝉》在高中课本中有同篇名的文章--法布尔的《蝉》,《雷》与屈原的《雷电颂》有关。再说语言形式。1994年所考的描写与议论,渲染,文字隽永;1995年所考的直接、间接抒情,借代,设问;1996年所考的总分结构,首尾呼应,咏史抒情,词的风格;1997年所考的想象,神话传说,比喻,映衬;1998年所考的环境描写;动静结合;199

8、9年所考的对比,意境;2000年所考的象征、寓情于景等等,均是教材中诗、词、曲以及其他相关作品里的表达方式(方法)的灵活迁移。至于说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