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

ID:10821324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_第1页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_第2页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_第3页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_第4页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观念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和多种能力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育人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应对社会发展实际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肩负着培养我们国家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的重任,更应该努力适应当前形势,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美术专业人才做出贡献。当前,各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就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对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德育为先

2、、人格为上的育人原则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管教育怎么改革,高师美术教育在育人观念上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人格为上的原则,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促成完美人格的形成。众所周知,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美术教师,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只有身心健康、道德完善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学生,美术教育的育人观念也不能违背此原则。另一方面,高师美术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创作出高品格的作品,也必须做到先正人心,加强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审美观。为艺先做人,人奇格自高。完美

3、的人格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现代著名美术大师及教育家潘天寿先生也多次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心正者,人之思想道德品质也。文学艺术,乃艺术家人格思想感情之反映,艺术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则画品必高,成就必大,余谓笔正则画正,心正则笔正,人格方正,画品必高,人品不高,画品低劣。道德修养高了,艺术格调自然就高。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先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使之养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4、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师美术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从而导致个别学生心理不健康,金钱崇拜,思想怪异等不正常的现象。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一定要把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与心灵世界,使他们以饱含深情的态度面对社会、自然与人生,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创作热情。  二、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美术高校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教学上,教师只重视技能教育,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成文法则式的画法技法,而忽

5、视了学生的文化学习和整体素质培养,结果培养出的只是没有思想的熟练技术工。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师美术教育肩负着传承祖国绘画艺术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培养具有既精通专业,又善于发挥专业特点;既熟悉理论,又富于实践精神;既了解世界,又明了国情和社会需求;既通晓历史,又善于实际应用等这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使他们成为具有广博知识的专业人才。个人以为,应该使学生努力加强以下方面知识的学习。  首先,加强美术理论素养。一门学科有

6、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正是在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后人才能不断超越前人,创造出新的成果。美术的发展自不例外。中国绘画历史悠久,理论丰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画历经多次变革,风格多变,画派林立。这些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大量的理论经验,是今人学习和创作的宝贵财富。同样,西方绘画发展史亦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加强对中外绘画史以及绘画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对本专业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知识有清晰的了解,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了解中外绘画史,不了解先进的绘画理论,就只能闭门造车,很难谈得上创新与超越,即使取得一些

7、成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画匠。近现代绘画大师们都非常重视对绘画史及绘画理论的学习。潘天寿先生就明确提出了美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学习画史、画理及古书画之鉴赏。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时刻也不能放松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次,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幅成功的作品必然刻着社会思潮的烙印,没有思想的作品永远难登大雅之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民族逐渐融合了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借助其他媒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了人们对社会、人生等的看法。绘画艺术受社会思潮影响,也基本上沿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

8、而发展,昭示着一个时代下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审美风貌。如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的一段绘画理论: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