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

ID:10827831

大小:3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_第1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_第2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_第3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_第4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组织管理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组织管理创新全承诺书",坚持把隐患当事故抓,把违章当事故处理;印发《安全生产违章处罚管理规定》.(2)加强风险辨识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体系采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要实行对风险的可靠控制,首先要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该行业的风险特点,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为确定的每~项风险制定切实可靠的控制措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形成覆盖全厂的安全监控体系.在从事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任何危险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从而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不但要对现在已经在进行的各项生产过程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价,取得经验,形成制度,而且在今后开展任何新的工作之前,都要进

2、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评价,避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老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未解决,又产生新的遗留问题.从源头解决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同时,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高频率,多层次,多形式安全检查;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如在重大节日前夕开展大范围的安全检查;减员分流期间开展全过程大规模的安全检查;组织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雨季雪季安全用电等专项检查;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专项检查和治理,持续不断地开展"三不"检查等.另外,对重点施工现场特别是工业动火,临时用电,高空作业,受限空问作业等,严格

3、执行作业许可证审批制度及"两级巡查,一级盯视"制度.同时,规范,落实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制度.(3)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的考核机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各级领导应身体力行地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星级考核办法",改变过去发生事故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评价模式,将定性描述转化为定量评价.把安全生产月标纳入年度经营考核指标,且与单位评优评先,领导班子政绩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每半年一次检查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严考核,硬兑现.(4)建立推广应用HSE管理体系提高科学水平积极推

4、广HSE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水平.推广实施HSE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HSE管理体系是国际先进的安全,环境,健康j蕾理观察'2009年8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组织管理饲新口李纯涛(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心,310006)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企业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有机过程,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企业的人才机制,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完善,找准薄弱环节和优势方面,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管理创新制度设计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的成果,体现在美国的各个领域,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负责人曾

5、说过:"我们没有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美国的一位权威人士也声称:"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前列,是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难怪美国管理学家曾自豪地说,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管理革命则发生在美国.一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但是引进人才如无用武之地,最后还会远走高飞.有些地方有些单位为什么会出现人才无用武之地?如:有一个镇,镇领导求贤若渴,把镇里考出去的10多位大学生请回来,充实到镇办企业当厂长助理等职,实际上只是~种"聋子的耳朵".不少镇办企业层次较低,无论是企业规模实力,经营管理模式,还是管理层素质,都无法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和

6、发展的空间.窝着难受"走为上",l0多位大学生现在只剩下2位.毫无疑问,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关键看企业.一家建设管理单位在一年中走马灯似的走了数名骨干人员,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退休职工都陷入了彷徨,对单位的发展前景表露了一种焦虑症.对于这种重人才,轻制度做法的效用应予反思.如何在中国企业中推进组织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科学的人才机制着力解决人才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要重视人才,二要聚集人才,三要育好人才,四要用好人才.①传统的观念认为人才至关重要,如果人才流失,就意味着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发生动摇.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通常的做法是出

7、台各种优厚措施广纳各地贤才,而人才能留住的却很少.毛泽东曾说:"世问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②传统的做法是为了发展尽可能创造栓心留人的环境,寄望于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福利留人.现实情况是一个组织一旦事业有,感情有,福利也还可以,只是在这些方面都没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了,还能再依赖这些措施来栓心留人,确保可持续发展吗?从个人角度来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为了个人价值的更大提升,一个组织的舞台是有限的.从组织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拥有一个一劳永逸的人才精英团队,确保组织的业务可以正常开展下去.管理模式,可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