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

ID:1083199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_第1页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_第2页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_第3页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_第4页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处治论文.freel或小于1m,大于6m以上容易发生埋管拔不出而造成事故,少于1m时易发生拔漏的事故。所以拔管前必须仔细测探混凝土顶面的深度,用测锤测孔时可根据手感判断混凝土的深度。具体测量方法是:脱去手上戴的手套,把测绳下放到停止状态,用手垂直向上提测绳(不得使测绳碰撞导管,钢筋骨架或其他物体)手中可感觉到碎石碰撞测锤的摩阻是否有连续的感觉,一直上提测绳,测锤离开混凝土后手感将消失。此时可判断为混凝土顶面的深度,同时用理论计算混凝土的灌注深度,与实测深度相比较,相差值过大应反复测量,确定无误后方可提管。特别要注意的是

2、,测孔前要校核测绳的刻度,因测绳反复使用后,可能由于提升或下放时刻度移动,这在施工中是要特别引起重视,防止造成孔深误测。(2)设备出问题停灌。灌注过程中遇到停灌超过20min时。应用起吊设备提动导管,每隔几分钟上下提动一次,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初凝。(3)导管上拔受阻。如导管向上提升数十厘米后提升受阻无法上提,这时不能只判断为埋管,而考虑是导管法兰盘卡挂钢筋骨架造成。此时可转动或摇动导管,使其脱离开钢筋骨架再向上提升。提升导管不可猛拔,防止拔断导管事故发生。(4)事故确实发生。若埋管的事故确实发生,初时可向导管加压使其下沉,然后用千斤顶试拔,

3、如试用各种方法失败后,当iL径较大时,已灌的混凝土顶面尚未初凝,可另下一根导管,按后所述的第一项导管进水的处理要求施工。当混凝土灌注顶面距离地面不深时可停止处理。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原护筒向上接长(或外加一道护筒)加压或锤击使护筒底脚沉到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按干处接桩处理即可。1.3卡管形成断桩在灌注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在导管内下不去是经常遇到的。常叫作孔内不翻浆,称之为卡管。1.3.1施工中卡管的成因(1)初灌混凝土时,隔水球卡管(首批混凝土)。(2)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卡管(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砂石中有大卵石,混凝土离析、导管漏水使粗骨料集中而形成导管

4、堵塞等)。(3)拔管机械和拌和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下落的阻力,使混凝土堵在管内发生卡管。1.3.2卡管预防措施(1)混凝土拌和要均匀,坍落度要控制到18cm~20cm以内,混凝土进入漏斗前必须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条件时尽量采用拌和站拌和混凝土,使用混凝土运输罐车送混凝土,可消除混凝土拌和不均匀和离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炎热的夏季灌车,运输混凝土时,出口处容易造成混凝土失水流动性减低,严重时结快。在漏斗顶部加一个5cm×5cm的方格筛子,可预防不合格混凝土和砂石料中

5、的大卵石进入导管。(2)在灌注前要仔细检修设备,准备备用机械,如起吊机械、混凝土拌和设备、备用发电机等,必须从思想上特别重视,出现机械故障、停电等必须有应急措施。否则。开盘条件不具备不能开始施工。1.3.3发生卡管后的处理如果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卡管,时间很短孔内首批混凝土还为初凝,采用下述拔脱导管时的处理措施。如果开始灌注停留时间已久,孔内首批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的处理办法应立即将导管拔出,用吸泥机将孔内混凝土表面的泥浆、渣土等吸出,重新下导管灌注,最后将此桩作为断桩再进行补强处理或加桩处理。可用长杆冲捣导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导管使隔球下落

6、,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漏斗内混凝土一起吊起,上下抖动导管使混凝土下落,混凝土开始下落,要快速使导管恢复原位。防止导管内进水。1.4导管进水1.4.1主要成因(1)关注时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混凝土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以后,埋设导管深度不足,以致泥水从导管底口压人。(2)拔导管时提升过猛拔脱导管或测探有误,导管底口拔出原混凝土面,导管内涌入泥水。(3)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口或焊缝中流入。1.4.2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1)若是第一种情况,由于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使导管进水,应

7、立即将导管拔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用空气吸泥机吸出或用抓斗清出,然后重新下导管并准备足够的储量的首批混凝土,将导管与孔底间距控制在30m~40m之间,重新进行灌注。首批混凝土储量(m3)≥桩孔面积(m2)×孔底至导管底口距离d(m)+导管初埋深度m(m)+导管内径面积(m2)×孔内泥浆深度)×泥浆的重度(kN/mm3)混凝土的重度(24kN/mm3)(2)若是第二种情况,由于拔脱导管或测探有误,使导管内涌入泥水第一种办法是要立即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顶高50cm左右,利用砂包做隔水栓用8#铅丝吊住砂包随混凝土一起把导管内泥水压出使导管内充满混凝土,再将导

8、管插入原混凝土内50cm,然后剪断吊砂包的铅丝继续浇注。处理步骤见图2、图3这两种方法比较快速,通过实践证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