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

ID:10832732

大小:10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8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_第1页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_第2页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_第3页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_第4页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枣庄三中2009届高三语文总复习高考模拟卷必修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第II卷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2、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作答,不能全选。如果全选,将按第一个文本进行判卷。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毗邻裨将疲于奔命沁人心脾B.分娩缅怀勉为其难冠冕堂皇C.骁勇削面逍遥法外祸起萧墙D.夙愿星宿追木溯源沧海一粟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3、的一组是()A.荒诞家具仓皇失措销声匿迹B.誊写鬼秘顶礼膜拜应接不暇C.告罄领衔鞭辟入理韬光养晦D.矫情赌博不假思索春意阑姗3.依次填入在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9月28日举行的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5句《论语》经典名被为2008北京奥运会迎宾语。②我们知道,照相需讲求一定的技巧,如果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减少相机的,那么相片的质量就会大大地提高。③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一个绿洲,一个生态城市,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A.举

4、荐震动既是/又是B.举荐振动不仅是/还是C.推荐振动既是/又是D.推荐震动不仅是/还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市首家民营企业裕民公司完善了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全体科研人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取得了许多新成果。B.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C.国务院11月5日发布《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引起了

5、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带薪休假早就被写入《劳动法》,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带薪休假便成了纸上谈兵。D.“好男儿2007年全国巡回演唱会”上,张超、扎西、闫安等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配合着娓娓动听第11页共11页的《烦恼歌》《怒放的生命》的旋律,和观众一起分享他们成长岁月中的珍贵点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研究中发现,肥胖症引发癌症的危险性正在增加,并有可能取代吸烟成为美国人患癌的重要元凶。B.对于中国输日包子在日本被检出农药残留一事,记者22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包子生

6、产企业为日本独资企业,应为企业在采购蔬菜原料环节把关不严造成。C.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分别就“拒绝接受陕西省林业厅鉴定虎照的委托”给出了解释,而曾参加网易组织的一次鉴定并给出“周老虎”与“年画虎”相同的结论的华夏物证鉴定中心则表示没有接到正式的委托。D.罗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充满爱的日记。她不仅唤醒了许多人在这纷杂时代中对内情感的拷问,也唤醒了自己沉睡多年的丈夫罗金勇。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张择端

7、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

8、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