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证中医治疗十法的论文

男性不育证中医治疗十法的论文

ID:10854080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男性不育证中医治疗十法的论文_第1页
男性不育证中医治疗十法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男性不育证中医治疗十法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男性不育证中医治疗十法的论文【关键词】男性不育/中医疗法;辨证论治;不育症 男性不育证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突破肾虚理论,采用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1滋补肾阴法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太过导致肾精亏损,肾阴不足,宗脉失养而痿;肾精不足或阴虚火旺,热扰精室则精液异常。证见阳痿、早泄,不射精,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精液常规示精液量少,精液不液化。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如生地、熟地、山茱萸、何首乌、枸

2、杞子、女贞子、牡丹皮、知母、黄柏等。  2温补肾阳法多因少年手淫、房劳过度或暴受惊恐,使命门火衰,肾阳不足,精气虚寒,精冷而凝。证见阳痿、早泄,性欲淡漠,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精液常规示精液和精子量少,无精子或活动力差。代表方为五子衍宗丸,常用药物有锁阳、阳起石、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淫羊藿、枸杞子、桑椹子。肾恶燥,临床不宜久服辛辣壮阳之品,应适当配伍滋阴药。  3舒肝解郁法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主筋,其经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故男性不育与肝关系密

3、切。初次性生活失败,工作、生活压力大或情志刺激致肝气郁结,气机不利,疏泄无权,宗筋弛纵,精室开合失司。.证见阳痿,不射精,性情急躁或寡言少语,胸闷胁痛,嗳气,纳差乏味,舌淡,苔薄白,脉弦。精液常规示精液量少或死精子多。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陈皮、白芍、川楝子、荔枝核、枳壳、佛手等。  4健脾和胃法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则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营养物质不被吸收,使肾精无源,宗筋失养。证见阳痿,不射精,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腹胀便溏,纳差乏味,舌体胖有齿痕,舌淡苔薄白,脉缓。

4、精液常规示精液量少或稀薄。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山药、砂仁、陈皮、薏苡仁、扁豆、甘草。  5活血化瘀法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男子精血的化生、流通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瘀滞不通,痹阻经络,精窍闭阻。证见阳痿,不射精,睾丸坠胀疼痛,局部青筋暴露,舌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涩。精液常规示无精子或畸形精子过多,精液不液化。代表方为少腹逐瘀汤,常用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王不留行、穿山甲、小茴香、路路通等。  6清热利湿法平素嗜酒或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久化

5、热,湿热下注于阴器,热扰精室,多见于青年人。证见阳痿,不射精,头身困重,肢倦乏力,阴部潮湿,口粘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精液常规示精液不液化或死精子过多。代表方为四妙散,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薏苡仁、滑石、茯苓、萆、牛膝、泽泻等。  7交通心肾法用心过度暗耗心阴,心火偏亢,不能下济于水,导致心肾不交。证见阳痿,心悸易惊,口苦心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无力。代表方为三才封髓丹,常用药物有麦冬、生地、党参、黄连、知母、炒酸枣仁、远志、玉竹等。  8化痰通络法过

6、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中阻并下流阴器。病人体型多肥胖,证见阳痿,不射精,肢体困重,胸闷呕恶,神疲肢倦,嗜食厚味,口粘,舌体胖,苔白腻,脉滑。精液常规示精液不液化。代表方为导痰汤,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厚朴、枳实等。  9清热泻火法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胆实热,相火亢盛,精关不利。证见不射精,心烦口苦,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常用药物如龙胆草、柴胡、大黄、生地、栀子、黄芩、牡丹皮、泽泻等。  10

7、益气补血法思虑过度耗伤心脾,使心脾受损,气血化生不足,精气虚亏,宗筋失养而痿。证见阳痿,头晕心悸,四肢乏力,动则加剧,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精液常规示精液稀少或活动力弱。代表方为归脾汤、八珍汤,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白芍、茯苓、龙眼肉、甘草等。以上十法是治疗男性不育证的常用治法,临证要灵活应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一法单用,也可多法合用,方可取得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