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

ID:10889430

大小:61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8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_第1页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_第2页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_第3页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_第4页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汉语言文学湖南新宁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唐剑锋摘 要:下沙田是湖南新宁县稍北的丘陵山区,语音上属老湘语娄邵片的邵武小片,保留古全浊声母老湘语的特质,也有湘方言“五里不同腔,十里不同音”的个体差异。本文从声韵调以及文白异读四个方面对下沙田方言的语音特点作了详细考察,以揭示其在声韵调方面演变的特点与规律。关键词:声母特点韵母特点声调特点文白异读新宁县是位于湖南省中南部丘陵山区的一个中小县级单位,地处东经110°28′53〞~111°18′34〞,北纬26°13′06〞~26°55′21〞。东连东安,西接城步,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资源县,北靠武冈市

2、、邵阳县。新宁方言属老湘语娄邵片的邵武小片。整个新宁县境内各方言单点出现“五里不同腔,十里不同音”的差异,尤其是南部上半县和北部下半县,语音的差别比较大。处于新宁下半县的下沙田,深居新宁县的北部丘陵山区,包括6个自然村。在语音上既不同于有一套完整舌叶音的近邻上沙田,又不同于古全浊音清化较强的新宁县城。它有明显的能真实反映老湘语语音特质、又极具个体差异的语音特点。一、声母特点1.古全浊声母在下沙田方言中保留较为完整,今逢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多读为同一发音部位的不送气浊音(入声字除外)。如:???但是也有少数古全浊声母字今读为清声母,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类是因受书面语的影响

3、,如:“达、诞、佩、掉、羡”等;一类是因该字用清声母字作其声符,如:“炮、捕、釜、叛”等;一类是该字有两个音韵地位,浊声母的字和清声母的字同音,如:“肚、载、解、跳、单”等。2.古全浊声母从、邪、澄、崇、船、禅母和日母部分字今仍读不送气的浊音,但洪细有别,洪音前读[dz]或[z],细音前读[dz]。3.古泥母来母今遇洪音时基本相混,都念[n],如“男”和“蓝”都念[nan];泥(来)母跟娘母一般分得很清,泥(来)母一般跟洪音韵母相拼念[n],如“难”读[nan];娘母一般跟细音韵母相拼念[n],如“年、碾”读nian;但在韵母[i]前,来母的字念作[n],如:“梨离礼里鲤璃励

4、力”声母都念[n];而泥母、疑母的字都念[n]。如“腻泥疑义议艺”声母都念[n]。4.今下沙田方言中,古精组字和古见组字的今读情况比较简单。10.下沙田方言的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中,除去少数几个今仍读为浊音的特殊字外,其他全浊声母入声字一律清化,部分今读为不送气清声母,部分今读为送气清声母。可见,下沙田方言的入声韵虽已消失,但古入声的全浊声母字并未完全清化,出现中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清浊并存的情况。例如:下沙田方言的古全浊声母字已经出现清化的趋势,但总体上仍保留古浊音的强势,尤其是舒声调的声母字。而古入声全浊声母字清音化的比例远高于舒声调的声母字。唐作藩做出推论:“湘方言全浊音声母

5、的清音化是从入声字开始的。”这是因为“入声字本收塞音韵尾,调值可能较高,而全浊音念起来声带颤动发音困难,频率较低,在具有短促、高频的入声字中容易清化。”[11]二、韵母特点[7](3)深摄开口三等、臻摄开口三等、曾摄开口三等、梗摄开口三四等中的帮组、端系、见系字合流,读[in]韵。如:三、声调特点1.下沙田方言的声调调类共有阴平、阳平、上声(阴上)、阴去、阳去5个。这是因声母“清浊的不同在中古以后使汉语方言里原来属于某一相同调类的同韵字的调值依声母清浊的不同而出现了分化。”[6]2.中古平声依照声母的清浊条件,分为阴平和阳平:清声母平声字今读阴平,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阳平。另外,

6、部分非全浊入声字也读阴平。如:3.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去,其他上声字不变。如:4.中古浊声母去声的调类分化受声母是全浊还是次浊的影响,古全浊去声今读阳去;大多数古次浊去声今读阴去,另外,还有两种情况除外:一是古去声日母字读为阳去,二是古去声微母字也读为阳去。如:而古清声母去声字的调类今读作阴去。如:????5.下沙田方言的古入声调随入声韵的消失而消失,一部分今读阴平,一部分今读阳去,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形:(1)古清声母(含全清、次清)入声字主要派入阴平,但也有部分字派入阳去的,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派入阴平的既有全清入声字,又有次清入声字,与今声母送气与否无关。如:?

7、??古清声母入声字有一部分派入阳去,这既有送气清声母入声字,也有不送气清声母入声字。如:古清声母入声字归阴平的主要是口语常用字,归阳去的则多是用于书面的语词。例如,同是山摄开口四等屑韵见母字的“”,前者是一个口语常用字,派入阴平,后者主要用于书面词语,归阳去;同是江摄开口二等觉韵溪母字的“”,前者为口语常用字,派入阴平,后者主要用于书面词语,归阳去。(2)古浊声母(包括全浊、次浊)入声字今调类的变化规律很明显。古浊声母在今下沙田方言中无论是读清音还是读浊音,其声调都派入阳去。如:另外,少数次浊入声字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