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ID:1089211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_第1页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_第2页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_第3页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_第4页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批判述论论文关键词:《国民日日报》 国民劣根性 辛亥革命  论文摘要:《国民日日报》是继《苏报》后国内最重要的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它从近代中国屡屡惨败中看到国民的劣根性,对其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并对国民性改造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尽管在理论上和认识上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但它叻唤醒中国人的新国民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积极的舆论准备。  l903年8月7日创刊于上海的《国民日日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主旨,是当时屈指可数的资产阶级革命报纸。“发行未

2、久,风行一时,时人咸称为《苏报》第二。《国民日日报》把反对君主专制,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作为自己的中心内容。它指出“国民”与“奴隶”为对待之词,“奴隶者,国民之对点也。民族之实验,只有两途,不为国民,即为奴隶,断不容于两者之间,产出若国民非国民,若奴隶非奴隶,一种东倾西倒不可思议之怪物。”这里所指的“国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的人;“奴隶”指的是专制政体下毫无权利的臣民。该报以“国民”命名,公开宣称:“以当今狼豕纵横,主人失其故居,窃愿作彼公仆,为警钟适铎,日聒于吾主人之侧,敢以附诸无忘

3、越人之杀而父之义,更发狂呓,以此报出世之期,为国民重生之日。钉这明确地标明了其宣传民主、恢复民权、反对封建专制的宗旨。  国民的“奴隶性”可以说是国民性弱点的高度概括,正是这种“奴隶性”使中国人普遍丧失了国家思想、群体意识、公德观念,使人无政治热情、无责任感、无义务观念,对国家民族、社会群体、政治和公共事务一概冷漠,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消极性,并使人自轻自贱,丧失独立自主的精神。担负着“为国民重生”的历史使命,《国民日日报》刊载了一系列批判国民奴隶催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进而鞭挞了封建君主专制的

4、腐朽统治。  一、《国民日日报》对国民劣根性的揭批  《国民日日报》对国民性问题的探讨,正是发生在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之际。该报记者深受外来学术思想中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影响,从中西比较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人的奴性,越是在社会动荡、民族危亡时刻,这种奴性表现地越是惟妙惟肖,令人痛心。该报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非常广泛,主要表现如下:  1.国民意识淡薄。该报在发刊词中指出:“东方民族”不解“国民”二字之名义与范围,如果是“易言之日‘蚁民’,则其所顺受者也;更易言之日‘乡民’,则其所尸祝者也。”原因何在?“驯服专制政

5、体之下既久,一切横敛惨杀之毒,亦已司空见惯,以为吾侪小人,侥幸寝馈于黑甜之乡,而老死于黄馘槁项,不见兵戎,亦即了此一生,安问所谓国民,安问国之属于谁氏,,E33,“民者,出粟米、通货财以事其上之名词也”,“国也,太祖以传之太宗,太宗以传之高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民不从,数千年来,社会之所习惯,脑筋之所模印,悉如于此”。“蚁民”、“乡民”对“国民”的认识仅此而已,根本没有形成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国民意识。  2.奴性十足。表现为“盲其目,曲其膝,磬折其躬,龟缩其首,朝叩头而夕稽颡,豺狼勿顾,胡膻勿顾

6、,杀吾祖父勿顾,奸吾妻女勿顾,吾侪小人,只恭顺孝敬,表我奴才狗奴才之赤心无他而已。”论者还引用日本人在《以奴隶定支那灭亡案》中的论说:“余东海小子,犹复饮恨切齿,疾首痛心;其奈无羞耻,无血气,无骨节,无脑筋之支那天然奴隶,欣欣然开门揖盗,卖祖宗栉风沐雨所开化之天府国,甘为人之羁轭,没齿无怨何也!钉旁观者已清,而当局者仍沉迷其中,真是令人“疾首痛心”。  3.麻木不仁。论者指出:“吾国人感觉力之薄弱,数千年而已然,然未有甚于今日者,非经十度之激刺力,则无疑启发其一度之感觉力,其启发之也,因须十与一之比例;而

7、激刺力若减仅半度,则感觉力已消灭至尽,其消灭之也,则只二分之一与一之比例。”了解这一点,那么对“中国经历许多恐怖之境象,而酣歌嬉戏,甚而鬼迷戕贼,,也就不足为怪了。论者还举出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的德国人因中国惨状而郁闷自杀的实例,并指出:“中国之无人,固已有十分之绝望,以如此之事,而不能博其一毫之激动,则其民族之脑胚,实粘有万年奴劫之灰,而不可剔去。”  4.缺乏毅力。对这一弱点,论者更多的是从一些具体的事例论证的,“吾请以近事言之,前东三省之警起,海内外志士奔走呼救,其现象有所谓义勇队焉,有所谓军国民

8、教育会焉,固一世之雄也,而乃如电光,如火石,不匝月而化为乌有。今之俄事急矣,不日且宣战矣,前之即日出发之队,今安在乎“‘当一问题之发起,其中灭种之关系,领土之关系,无不足以激刺其神经,而议论之腾涌,心目之怵惕,乃如电光石火之一闪烁,而全影皆灭。”这虽然是针对部分“海内外志士”半分钟革命热度的态度的批评,但亦可见一斑。  5.缺少凝聚力。论者从甲午战争、庚子之变失败中总结出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在《论瓜分之局》中指出:“自省界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