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

ID:10909304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_第1页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_第2页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_第3页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_第4页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例循证治疗1 病例患者,女,87岁。因“进食后腹胀不适2年,反复呕吐宿食2个月”人院。既往无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患者中等身材,营养良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血压150/80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全腹软,无压痛,未扪及肿块,有振水音,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及特殊检查:除血钾偏低(3.28mmol/L)外,其他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胃镜提示胃幽门部溃疡性病变,胃底、体可见较多食物残渣,病理提示胃窦部腺癌。入院后予完善检查、禁食、胃肠减压、洗胃及补液治疗3d后,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残胃-空肠毕Ⅱ式结肠

2、前吻合),术中置放胃管和空肠营养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炎、止酸等药物,术后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呕吐,胃肠减压量增至1000mL,以后10d一直维持在1000mL以上,并出现反复少量呕吐、上腹有饱胀感。术后检查:4次血电解质检查提示低血钾(2.2~2.9mmol/L),且有轻度低钠,血气分析显示正常;给予胃管内注入泛影葡胺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见残胃蠕动很弱,造影剂排空缓慢,但无吻合口梗阻征象。术后病理:胃幽门管状腺癌,弥漫浸润型,分期为pT3N1M0。9根据以上病史资料,结合国内标准,该患者诊断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成立。目前患者出现反复呕吐、上腹饱胀;较长期不进食、大量胃液丢失影响患者营养情况;

3、胃动力明显不足,胃排空延迟。因此,根据病人状况提出临床问题:①哪些药物可以改善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症状?②哪些药物能加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③哪些治疗手段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有效?2 证据检索按照循证实践证据检索原则,首先检索与临床问题密切相关的二次文献数据库,若无合适的相关证据,再检索原始文献数据库。我们检索了CochraneLibrary(2009年第3期)、Medline(PubMed网站1980―2009.5)、Sum-search网站数据库。2.1 主题词①Gastroparesis;②Gastrointestinalmotility/drugeffects(Erythromycin、Do

4、mperidone、Metoclopramide、Cisa-pride、Mosapride);③ElectricStimulationTherapy;④Acu-puncture;⑤Drugs,ChineseHerbal.2.2 检索结果和证据真实性评价9虽然PGS与糖尿病胃瘫(DGP)有相似之处,如胃排空动力障碍等,但两者也存在明显区别,如病因、发病机制等。因此,我们优先收集纳入PGS的文献,其次考虑纳入DGP的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通过逐篇阅读文题和摘要、并排除重复文献,从中筛选出了与临床问题密切相关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实验(RCT)。并根据循证医学关于系统评价、治疗性研究和临床指南的评价原

5、则,对所得文献一一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10篇系统评价(除一篇meta分析外,其余均为定性系统评价),6篇RCT。3 证据适用性评价3.1 药物选择药物治疗仍然是胃瘫治疗的主要方法。当前用于胃瘫治疗的可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主要有红霉素、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在药物治疗中,红霉素、胃复安、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几者相比,何者对改善术后胃瘫综合征症状最好?何者促进胃排空最有效?各有何利弊?①红霉素:有1篇2003年的SR(共纳入5个RCT,其中1篇双盲对照交叉试验,其他4篇均为开放性试验,共60例病人)提示口服红霉素(250mg或500mg每日3次,持续2~4周)治疗胃

6、瘫有43%(26/60)的病人出现症状改善,在有症状评分的23例病人中,有48%(11/23)的病人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在比较甲氧氯普胺和红霉素的作用时,发现两者在症状评分改善和促进胃排空方面没有差异。这篇SR的缺点是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客观症状评分人数较少。9②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共纳入2篇SR。1篇2008年的SR(纳入28个研究,1016例病人)提示64%的研究证实多潘立酮能改善胃瘫症状,60%的研究证实其能改善胃排空,67%的研究则提示其能缩短住院日期。因此,推荐多潘立酮用于糖尿病胃瘫。缺点是纳入文献的研究多有局限(如多无对照组)。1篇1999年SR在比较多潘立酮与甲氧氯普胺、西沙

7、必利时,证实其在改善症状方面3者并没有差异,但是由于多潘立酮不经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少,因而多潘立酮要优于甲氧氯普胺。③西沙必利:有1篇1994年的SR(共纳入165篇文献研究)提示西沙必利能刺激胃、小肠、结肠的平滑肌,增加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在对照研究中,西沙必利能改善与胃瘫、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食管返流等相关症状,在减轻返流症状方面较之胃复安同样有效甚至更好,但是由于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