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

ID:10910393

大小:2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8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_第1页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_第2页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_第3页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_第4页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破解“弱者种地”难题[word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破解“弱者种地”难题关键字:破解,弱者,种地,难题破解“弱者种地”难题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伴随土地制度改革而来的是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解决农村“谁来种地”问题,必须聚焦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作为主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伴随土地制度改革而来的是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解决农村“谁来种地”问题,必须聚焦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本身也是破解“弱者种地”的必然选择。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改革的主力军。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重构和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体系涉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的质量。换句话来讲,只有经营主体结构“优”,才有产品结构“优”、要素结构“优”和产业结构“优”。  在众多农业经营者之中,2.3亿普通农户规模小、实力弱,没有足够能力实现提档升级,调整种养产业带来的边际效益也比较低,应以保总量

3、、保基础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大,集中于某一个领域、品种或环节,开展专业化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直接面向市场,对市场反应最灵敏,最能把握市�鲂枨蟮谋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结构,把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引入农业,推动优质、安全、多元化农产品更有效率地“产”出来、“流”向消费者,更好地解决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力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有不同定位。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经营主体共存的局面下,必须准确定位不同主体在发展生产、提升效益与

4、竞争力等方面的不同组织功能,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具有生产功能和专业化优势,是直接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主力军,在保产能、保供给等方面作用突出。目前,我国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农户达到356万户;家庭农场达87.7万个,经营耕地1.76亿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3.4%。据对全国3000多户家庭农场典型监测,家庭农场的年均纯收入达25万元,劳均纯收入近8万元,远高于普通农户。家庭农场要突出其专业化、标准化的规模经营优势和直接生产经营的制度绩效。  农民合作社集生产功能

5、、服务功能于一体,是联系农民、组织农民、服务自我的独特载体,有助于实现农业经营和农业服务的规模经济,特别是在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益等方面,有其他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截至2016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79.4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4.4%;流转土地1.06亿亩,占全部流转耕地的22.4%。  农业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效率较高,在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农产品生产上发挥引导示范效应。目前,全国各类龙头企业12.9万家,形成了以124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1.

6、5万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10万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年销售总收入达9万多亿元,涌现出了新希望、温氏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据观察,企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在我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属于一个渐进变迁的过程。  不同经营主体具有不同功能,融合发展可以倍增优势和效率。既要鼓励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要引导各主体相互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产业化联合体等。四川简阳生猪养殖推行“六方合作”,即养猪户、合作社、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买猪方、政府等六方共同合作,把

7、畜牧产业链条上各主体、各要素紧密串联,实现了多方共赢。安徽、河北等地探索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双方、多方或全体协商达成契约约定,形成了更加紧密、更加稳定的新型组织联盟。各主体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形成合力,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形式。  同时,要避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特别是在企业与农民的合作与联合中,一定要建立共享机制,促进要素资源互联互通,密切企业与农民、合作社与合作社、企业与家庭农场、企业与合作社等之间的合作,从简

8、单的买卖、雇佣、租赁行为,逐步向保底收购、合作、股份合作、交叉持股等紧密关系转变。比如,农业部组织开展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试点,一年多来,7个试点县(市、区)共有13家农业企业、9家合作社开展了土地入股探索,涉及农户1.4万多户、土地面积5.1万多亩,形成了直接入股公司、入股合作社、农民与原公司成立新公司、非公司制股份合作经营、公司入股合作社等五种模式,农民以“保底收益+二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