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

ID:10952875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_第1页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_第2页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_第3页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_第4页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导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辽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学案执笔:包玉梅审核:初一数学组授课人:包玉梅授课时间:4.20学案编号:__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课题:8.2.1代入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课型:预习+展示课时:第一课时温馨提示:(1)预习时请注意领会学案中出现的加点字的含义(2)每个小组在课堂上针对本节课的知识提出质疑(3)笔记栏内可以写你对本节知识的归纳或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学习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代入法的基本思想——消元,体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学习重点】会用“代入法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难点】(1)灵活运用“代入法”的技巧(2)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预习过程】一阅读课本96页第一自然段,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引言中“篮球联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方法一:若直接设两个未知数,胜X场,负Y场,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方法二:若只设一个未知数,胜X场,负(22-X)场,则也可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二阅读课本96页第二自然段后填空通过你的观察对照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发现,把方程组中的其中一个方程“变形

3、”后“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转化为方程三阅读课本96页第三自然段和归纳部分,领会“消元”思想和“代入法”的意义四阅读课本97页例1,注意其分析思路,学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书写格式五归纳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这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例如Y,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即的形式,这一步用两个字概括可简记为“转化”;(2)将代入方程组中的另一个方程中,消去Y,得到关于X的值,简记为“”;(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简记为“

4、”;(4)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方程中,求出y的值,简记为“”;(5)再写出方程组解的形式{,简记为“”。六预习自测题(一)基础巩固题(1)将方程2x-y=3变形:若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用含y的式子表示x,则x=.(2)在方程2x+6y=5中,当3y=-4时,2x=;若x-2y=-3,那么5-x+2y=.(3)若方程y=1-x的解也是方程3x+2y=5的解,则x=,y=.学生笔记栏例1x-y=3引例x+y=223x-8y=142x+y=40左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用含y的式子表

5、示x吗?(4)方程组x=52x+y=3的解为(5)用代入法解方程组y=x-3①2x+3y=7②把代入可以消去未知数。(6)二元一次方程组4x-11y=-10①X+2y=3②若用代入法解此方程组时,第一步最好将式中的表示为x=,再代入式中,先消去未知数。(二)强化提高题(7)若x=1ax+by=7Y=-2是方程组ax-by=-1的解,则a=b=(8)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3X=-6y=2x-32x-y=54(x-y-1)=3(1-y)-2Y+x=53x+2y=83x+4y=2+=2(三)中考链接题(9)若2ab

6、与-4ab是同类项,则x=,y=(10)若(5a-7b+3)+∣3a-b+5∣=0,求a与b的值作业习题8.2的第1,2题你对“最好”两字的理解是什么?通过预习+展示你有什么收获?【评价规则】a.认真完成学案;1分b.认真完成学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2分c.认真完成学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踊跃发言;3分d.认真完成学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踊跃发言,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提出质疑。5分【组长评价】【自我评价】通辽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导案执笔:赵扬阳审核:_____授课人:____授课时间:_____学案编

7、号:_1_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课题:7.1.1三角形的边课型:预习+展示课时:1【教学目标】★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及三角形的分类;★探究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教学重点】t※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教学过程】1.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由各小组长针对学案的内容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找到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2.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进行展示。说一说:点拨(1)不加“首尾顺次相接”这几个字可以吗?(2)∠A,

8、∠B,∠C的对边有时也用a,b,c,,表示。练一练:此处内容较简单,有遗漏的其他组补充即可。想一想:点拨(1)为什么把等边三角形放到等腰三角形这一类中。探一探:点拨(1)强调这里指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用一用:点拨(1)可以检查较小的两边和是否大于第三边。3.例题讲解:有些同学可能直接考虑4cm的边为腰,忽略掉4cm的边也可能为等腰三角形的底。4.课后作业:(1)作业纸上:第69页1题,2题。(2)练习册:三角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