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

ID:10959216

大小:4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09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_第1页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_第2页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_第3页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_第4页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教学中现存问题辨析[关键词]资本积累;贫困积累;相对贫困[摘要]由于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已经过时,所以在现行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讲资本积累理论,不讲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有些入主观上认为这样做好像是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但事实上只讲资本积累理论,不讲作为资本积累源泉的无产阶级贫困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割裂。二是讲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理论,但把这一理论讲解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根本不存在了,只存在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这种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讲解,犯了马克思所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中

2、图分类号]f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1-0072-07马克思在一个世纪前揭示的资本积累理论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现实中以“占领华尔街”这一运动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一方是占人口99%的劳动大众,另一方是只占人口1%的金融资本家,二者的对峙、斗争正是劳动与资本的两极对立在当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生动体现。“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整个美国,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丹佛、芝加哥、波士顿等上千个城市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抗议活动。示威活动还向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迅速蔓延,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3、英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也相继爆发示威游行活动。这一运动的广泛民众性、国际串联性令世人瞩目,已成为美国历史上自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60年代反越战以来最大的社会运动。由“占领华尔街”的社会现实,联想到我们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两个有待澄清的问题,即:一是有些人认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以在教学中就回避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只讲资本积累理论。二是在教学中讲授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理论,但把这一理论讲解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根本不存在了,只存在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我们要认识这两种做法的弊端,

4、前提是要了解和弄懂马克思这一理论中的主要概念的内涵,以及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从生产关系的意义上阐述的,而并非像有些人误解的那样——从消费关系亦即从消费领域去理解这一理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现实,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才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一、只讲资本积累,不讲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弊端依据马克思的原著来看,马克思一贯是围绕资本同劳动的对立、资本奴役劳动、资本剥削劳动这一中心展开自己的理论论述的。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是齐头并进的,只是从分裂为两极出发而言的,资本这一极的财富积累是靠对另一极劳动的

5、剥夺来实现的。在马克思的一系列论著中,马克思只使用过“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贫困化”这三个概念,从未使用过“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这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中只有“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贫困化”这三个概念。由于马克思揭示的无产阶级贫困化,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义上加以论证与阐述的,所以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丧失了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没有资本,没有生产资料,只是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劳动能力表示绝对贫困,即物的财富被全部剥夺。”简而言之,无产阶级的

6、绝对贫困是指在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关于“绝对贫困”概念的这一内涵,马克思在多处,并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反复加以论证与阐明。通俗地说,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性质。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是10个人中有9个人是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社会财富集中到越来越少的富豪手中,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是100个人中有99个人是没有生产资料的。这就是当今金融危机中凸现的99%的劳动者与1%的财富占有者的对立;这也就是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2011年5月撰

7、文所概括的,他把当前美国社会的弊端生动地概括为“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并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关于“相对贫困”这一概念,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在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问题上的混乱时指出:“他更应该理解,仅仅以剩余价值为目的即以生产者群众的相对贫困为基础的生产形式,绝不能像他一再说明的那样,是财富生产的绝对形式。”由于李嘉图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1821年伦敦第三版)一书中,把“相对价值”亦称为“比较价值”,马克思这里所讲的“相对贫困”强调的也是“相比较”。关于“相对”的这种用法,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也是一贯的。马

8、克思1865年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中分析劳动生产力提高与利润的提高对工人的影响时指出:“虽然工人生活的绝对水平依然照旧,但他的相对工资以及他的相对社会地位,也就是与资本家相比较的地位,却会下降。”马克思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