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0959300

大小:1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9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2016级2018年春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文化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开启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的是(  )A.推行县制B.废井田制C.统一度量衡D.建立户籍制3.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4

2、.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C.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5.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6.孝文帝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这表明孝文帝( 

3、 )-11-A.据守黄河流域B.执意改变风俗习惯C.治理中原地区D.决心迁都洛阳1.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2.最早提出均田制的李安世在上疏中提到,行均田制是要使“雄擅长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其名义上是为了无地的农民,但实质上是()A.化解阶级矛盾维护小农经济B.为了重农抑商的有效实施C

4、.为了学习汉族的经济管理制度D.为了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3.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手中掌握大量无主的荒地②北魏均田制客观上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③均田制随着北魏政权的结束而终止④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远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该观点中的“空前之世局面”指的是(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5.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有史记载“躬总大政,一日

5、万机”,“简以徭役,先之劝奖”,“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济益,不为不急之事而耗力。”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减轻农民负担劝课农桑B.关注民生体恤百姓C.勤勉政事励精图治D.为政以德忽略经济效率6.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  )-11-A.对冗兵冗官的不满B.对田园生活的赞美C.对北宋孱弱的愤懑D.对北宋改革的迫切1.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A.①

6、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这说明王安石()A.继承了古代墨家的思想B.主张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C.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D.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3.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         。”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4.王安石在变

7、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5.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这一看法(  )A.客观中肯,切中时弊B.背离事实,无端歪曲C.过于拔高,服务现实D.标新立异,创新史观6.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