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

ID:10969178

大小: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_第1页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_第2页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_第3页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_第4页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进程若干问题再思考【摘要】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讨论与研究,学界和实务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提倡者着力肯定其价值,反对者则对此顾虑重重。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刑事和解制度当然有其优越的价值,但是站在我国国情的现实角度,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进程还存有一定的障碍。在充分肯定刑事和解理论的优越性的基础上,应该着重研究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范围,还应该坚持坚持刑事和解制度不应当是“一锤子买卖”,而应当参考刑法中缓刑考验期、数罪并罚的量刑制度,设立“准缓刑制度”和“准数罪并罚制度”作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辅助制度,以保障真正实现刑事

2、和解制度的价值。【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准缓刑制度;准数罪并罚制度【正文】  引言:刑事和解制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的,司法实践中也应该有所努力。  所谓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被害人和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谅解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即:被害人和加害人(为主

3、)达成一种协议和谅解,促使国家有关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罚的诉讼制度。[1]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是践行和谐社会构建理念在刑事司法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刑事和解制度所倡导的理念是三维的、立体的,最大程度的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通过刑事和解,被害人可以及时得到抚慰,加害人可以得到被害人的谅解与宽恕,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纠纷关系得以圆满的解决,那么社会的整体效益就会明显的凸显起来。  近几年来,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研究与讨论逐渐被刑事司法界所认识和并且逐渐开始认同,据有关资料显示,有些地区的司法机关在一定范围中和程度上开始试点

4、刑事和解制度,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随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理论、刑法的谦抑性理论、刑罚轻缓化理论等一系列带有“和谐社会色彩”的刑事法理论成果不断深入到现代刑事法治理念之中,提出并实践刑事和解制度是和谐社会构建大背景下刑事司法实践的必然结果。  当然,从理论上讲,刑事和解制度的确是现代刑事司法应该践行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传统刑事法治制度“无可比拟”8的优越性。但是,理论的东西转化为实践必须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实践,在这里面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明确。因此,在这过论证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态度应该是:明

5、确其潜在的巨大优越性和现实的困难性,应该辩证的、理性的接受,任何感性的、没有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全盘接受或者断然否定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一、问题的提出:刑事和解制度“理性化”的必要性  “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分论坛二——“新中国刑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于2009年4月24日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会上,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系统阐述了有关刑事和解制度的内容。贾宇教授指出,他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和研究刑事和解制度,并且向《中国法学》杂志投了一篇稿子《陕甘宁边区的刑事和解制度》。然而,《中国法学》杂志的有关领导、编辑在审查完毕后告

6、诉贾宇教授说,文章写的不错,但是不好发表,因为现在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的情况比较乱,司法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以前《中国法学》曾经发过几篇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文章,但是受到一些法学家的批判——刑事和解制度会破坏法制,与罪刑法定原则是矛盾的。因此贾宇教授就围绕刑事和解制度与罪行法定原则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违反罪刑法定的情况。[2]  可以看出,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刑事和解制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赞成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有着传统刑事司法程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赋予刑事被害人刑事诉讼主体地位;[3]有利于最大化的维护被

7、害人的利益,“恢复被害人的权利和需要是处理犯罪的第一要务”,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尽快的恢复被害人的因为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4]有利于对加害人合理利益的保护及再社会化;可以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5]等等。而反对者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刑事和解制度的“不合适宜性”:刑事和解理论与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间的碰撞;[6]刑事和解制度与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相违背;[7]刑事和解理论与刑法的一般预防的目的不相符合,[8]等等。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与传统的刑事司法制度理念完全不同的新型制度,在理论上应该说还是具有相当大的价值的

8、,在司法实践中也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进行了试验,反映效果不错。[9]但是,上文中提到的反对者的意见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不得不重视。因此,笔者在肯定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理性主义审视刑事和解制度”的观点,并且提出如何在理论上进行设计才能使得刑事和解制度既能弥补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