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词义偏离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

ID:10983032

大小:75.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09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_第1页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_第2页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_第3页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_第4页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语知识摘 要:词义偏离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导致范畴制约的词义偏离和语言制约的词义偏离;在具体的篇章中,还存在由于语境制约而导致的所指义偏离、贬损义偏离、褒奖义偏离和情感义偏离。关键词:翻译;词义;偏离中图分类号:H0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3)0220056204Abstract:Deviationinlexicalmeaningisacommonphenomenonintranslation.Thelinguisticandcultu

2、raldifferencesoftenresultinthemeaningdeviationsduetotheconstraintsofcategoryandlanguage;Inthespecifictexts,therearealsocontextconstraineddeviationsinreferentialmeaning,derogatorymeaning,commendatorymeaning,andemotionalmeaning.Keywords:translation;lexicalmeaning;deviati

3、on  1.导言  当代国际信息交流中,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由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两种语言间单纯的信息转换过程,而是在诸如文化、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参与下的综合信息调和与转换的过程,因此,翻译中绝对的意义对等是不可能存在的,况且在建构作为翻译对象的话语的过程中,作者要调动各方面的认知知识,把社会心理、社会政治心理以及民族心理等综合在内,因而他所建构的话语通常充斥着民族偏见、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上的歪曲。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作者和译者在文化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在译入语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意义偏离。译者在多个可选词语中做出取

4、舍的过程,实际上是他对原文加以理解、并引入个人认知经验在社会认知的干涉下重新编码的过程。  从语言形式转换的角度来说,翻译本身就是对源语系统的整体偏离。从翻译自身的特征和规律而言,词语偏离是指预期的词语形式,无论是表层的或者是潜在的,在目的语中未能出现。实际上,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的差别,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中的偏离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有时候还是必要的。当然,超出一定范围而造成误解的偏离是有害的。  2.范畴制约的意义偏离  2.1基于文化差异的偏离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方法是相同的,在不同

5、的语言中可以发现一些相似性。这是不同语言的民族可以进行交流的基础。例如,在英语中有headofamatch,headofanarrow,headofabed,在汉语中和它们相对应的是“火柴头”,“箭头”,“床头”。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目的语中的句子和源语的形式一模一样。正由于此,有些人对直译情有独衷,认为这样能够保留原文的风格。而事实上,形式对等的译文风格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产生对等的意义,而遣词造句中与原文功能对等的适当偏离则会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  这是因为语言的深层意义与基本意义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通常存在着折射性的转向

6、或隐喻化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使用文化移入模式。请看下面的例子:  (1)KissingerfeltthemassivebombingwouldstraightenthePresident’shandinChina.(基辛格觉得这场大规模的轰炸会使总统在中国的腰杆子硬一些。)  (2)Capitalismhascarriedoverandgreatlyintensifiedthisfeudalisticdog2eat2dogelementinsocialrelationship.(资本主义把封建社会中那种人吃人的关系保留下而且

7、大大加强了它。)  (3)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政治经济。(TheFourAsianTigers: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GlobalPoliticalEconomy.)  以上例句中的偏离现象可以从下面的图形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图1      图2      图3以上例句中的译文均有不同程度的错位,实际上,即使在原文中也同样存在错位,也就是说能指并不指称原来的所指,在隐喻化的过程中,能指和所指之间已经发生了偏离,但是在目的语中与之对应的词汇意义的偏离方向可能不一致。因此,要找到与之意义相一致的字眼

8、,不可避免地就要与原词发生偏离。这种偏离反映了语言的异质性和语言形式的无限变异,而这些变异是语言实体化过程中思维形式变异的反映。  2.2基于语言差异的词性偏离  就词汇形式来讲,汉语常常被认为是缺乏形态变化的。郭绍虞认为汉语的重点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