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朗读 夯实基础 感悟思想论文

借助朗读 夯实基础 感悟思想论文

ID:10986942

大小:5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借助朗读 夯实基础 感悟思想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借助朗读 夯实基础 感悟思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助朗读夯实基础感悟思想论文摘要:文章针对怎样能夯实他们的学习基础,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作了一些摸索实践,即“借助朗读,夯实基础,感悟思想”,可以说还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摘要:文章针对怎样能夯实他们的学习基础,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作了一些摸索实践,即“借助朗读,夯实基础,感悟思想”,可以说还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学习来谈谈具体的实施过程。关键词:朗读;感悟思想笔者是一名职业高中的教师,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现在的学生

2、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基础非常薄弱,但他们也有强烈的学习知识的愿望。学习文言文的重点:①反复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基础。②理解文章各段落关键句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而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思路。难点:品读,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文中的具体内容;研读,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魅力,培养探究意识,提升精神境界。1诵读——疏通字词,梳理结构,夯实基础1.1疏通字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教师范读,正音断句。学生分成两组,就各节文言知识分为提问组和解答组,诵读翻译,梳理归纳。教师点拨并适时以

3、激励。(1)字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饿殍(piǎo)不王(wàng)者孝悌(tì)(2)重要词语。①通假字:“无”通“毋”、“颁”通“斑”、“涂”通“途”、“直”通“只”;②一词多义:凶、兵、鼓、王、之、于(援引学生学过的古诗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③词类活用: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然而不王者;④特殊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非我也,兵也(判断句)/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⑤语言积累: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名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以同桌为单位,检查落实对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教师抽查。1.2梳理结构思路,感知文意学生边诵读边抓住文中关键句,互相交流,形成以下板书:①提出问题:民不加多,原因何在;②设喻论理,回答问题;③养民教民,王道之成;④反面论证,万民归顺。2品读——分层解读主题“仁政”,夯实基础(1)这篇文章一开始梁惠王就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

5、达到富国强兵、拓展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自矜“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于是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2)孟子对梁惠王这个问题是如何分析的?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梁惠王的“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3)问题的原因找

6、到之后,文章自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结合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明确:两个方面:王道之始,王道之成。王道之始:“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3种措施及效果,强调养民、安民。王道之成:“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组排比)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3种措施及效果,强调养民、利民、教民。(4)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那么使民加多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7、明确:“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运用比喻指责了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最后言简意赅地提出使民加多的态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同时也回答了梁惠王开篇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学生小结:“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明确: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仁政的基本内容,孟子认为不外教、养两个方面,所谓“养”,就是使民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所谓“教”,就是礼仪道德的教育,二者的关系是在“养”的基础上施“教”。行仁政的具体做法,孟子认为,应先给“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使“

8、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然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就可“王天下”。3研读——分析论辩手法,感悟思想魅力(1)文章气势充沛,朗朗上口。下面大家朗读,体会一下本文的充沛气势。进行小组朗读竞赛。各组评论,形成共识。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读。(2)合作讨论,归纳出孟子善用的论辩手法和本文气势充沛强的原因。明确:第一,善用比喻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