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ID:10990190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_第1页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_第2页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_第3页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_第4页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钙(LV)]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CPT-11180mg/m2,持续静脉滴入90min,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氟尿嘧啶0.4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46h。每14d重复。观察近期疗效及不

2、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2.3%),部分缓解(PR)18例(41.9%),稳定(SD)12例(27.9%),疾病进展(PD)12例(27.9%)。不良反应主要为延迟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胆碱能综合征。结论FOLFIRI方案用于晚期结肠直肠癌一线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抗肿瘤药;治疗应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有效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1]。伊立替康(CPT-11)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以其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经国外大规模临床

3、研究证明疗效可靠。1资料与方法61.1一般资料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51岁。包括直肠癌11例,结肠癌32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并有影像学证实为晚期大肠癌患者,有可测量病灶,近1个月均未经化疗及放疗。转移部位:肝脏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18例,骨转移13例,肾上腺转移1例,其中多处转移者24例。有可测量病灶,CT检查病灶≥1cm,其他检查(如临床检查、胸片)病灶≥2cm

4、;体能状况评分(卡氏评分)≥70分;癌胚抗原(CEA)异常者14例,糖类抗原19-9(CA19-9)异常者11例。43例均无肠道炎症,亦无腹泻病史、肠梗阻(包括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史),无影响认知能力的神经或精神异常史,无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异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1.2治疗方法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具体用法为:国产伊立替康(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80mg/m2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90min,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氟尿嘧啶0

5、.4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46h。每14天重复。146d为1周期。用药前预防应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常规盐酸洛哌丁胺备用,并嘱避免进食奶制品、粗纤维食物及胡椒、咖啡等。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的患者,立即口服盐酸洛派丁胺4mg,口服2mg/2h,并据情况予补液,直至症状缓解12h停止。治疗后如症状未控制或加重,盐酸洛哌丁胺应用48h后停用。同时补充电解质及液体,加强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每1周期复查肝肾功能、心电

6、图、进行体力状况评分(卡氏评分),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当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腹泻,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时,CPT-11和5-FU剂量应减少15%,治疗可以推迟1~2周。化疗4个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无效者更改方案或放弃化疗。1.3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按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oumor,RECIST)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CR+PR/可评

7、价疗效患者100%,监测CEA、CA19-9标记,并评价生活质量。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TTP)。每4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毒副反应按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3.0)分0~Ⅳ级,记录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2结果2.1近期疗效6全部43患者均获随访,其中完全缓解(CR)1例(2.3%),部分缓解(PR)18例(41.9%),总有效率(RR)19例(44.2%),另外12例(27.9%)达到稳定(SD),有12例(27.9%)患者进展(PD)。43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

8、间(TTP)为5.2个月。28例CEA异常者中有20例滴度下降,23例CA19-9异常者中有18例滴度下降,卡氏评分较化疗前平均提高10分。2.2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反应是可控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相对的耐受,除了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贫血外,Ⅲ~Ⅳ度的不良反应少。中性粒细胞Ⅲ~Ⅳ度减少有9例(20.9%)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仅为2例(4.6%),对中粒生细胞Ⅲ~Ⅳ度减少的患者,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