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

ID:1099611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_第1页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_第2页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_第3页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_第4页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影响[摘要]目的评价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对供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23例,通过随访和问卷调查评价供区肢体的影响。结果1例供区伤口感染,二期植皮后愈合。经3~30个月随访,供区皮瓣感觉功能部分恢复,外形美观,下肢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供区的功能、外观评价较好。[关键词]修复;外科皮瓣;组织移植;组织缺损[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7(a)-0225-

2、02随着现代显微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飞速发展,游离皮瓣或肌皮瓣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但是,有关供区功能影响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且受患者体型、皮肤及生活习惯等影响,很难对术后供区功能进行量化评价。本研究应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外观满意度、感觉和运动方面评价修复术后供区的功能,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织缺损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6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烧伤整形外科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23例病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9~68岁,平均45岁。缺损部位:小腿下段12例,足部

3、7例,小腿上段4例;均伴有多发骨折以及部分肌缺损、肌腱外露。供区:同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8例,对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5例。皮瓣或肌皮瓣大小4cm×5cm~14cm×24cm。1.2手术方法下肢缺损创面经前期治疗后,术前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定位设计皮瓣,皮瓣按髂髌线方向并以其中点为中心的梭形设计。患者仰卧位,皮瓣切取与寻找受区血管同时进行。先沿皮瓣内侧缘依次切开皮肤、阔筋膜至股直肌表面,外翻皮瓣至股外侧肌间隙,向上在股直肌与股外侧肌的肌间隙中找到旋股外侧动脉横支或降支;若为肌皮穿支,可切断少许其表面的股外侧肌纤维。逆行游离血管蒂至旋股外侧动

4、脉主干,于近端找到1条动脉和2条静脉,分离并做好标记。游离过程注意分离并保护股外侧神经。血管蒂游离完成后,可用浸有2%利多卡因的纱条外敷,以预防游离过程可能造成的痉挛。受区血管准备好后,将游离好的皮瓣摆放于缺损部位,6固定后吻合微血管。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过大而导致不能直接缝合时,先缩小创面,再进行中厚皮取皮植皮。随访3~30个月,询问指标主要包括:患者对供区皮肤术后外观、供区皮肤术后的感觉情况以及下肢的运动功能。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供

5、区术后客观功能评价1例供区皮下发生感染,经换药清创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22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全部存活,且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3~30个月,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挛缩畸形等并发症。2.2供区术后主观功能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例(43.5%)患者对术后供区外观、感觉和运动功能三者均满意。15例(65.2%)患者对供区外观感到满意,其中女性患者的满意率(5/23,21.7%)明显低于男性患者(10/23,43.5%);48岁以下患者的满意率(4/10,40.0%)低于48岁以上的患者(9/13,69.2%),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区皮肤感觉方面,11例患者供区感觉正常,占47.8%。4例(17.4%)患者术后行走步态和上楼等运动受影响,主要与原发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有关。采取对侧健康肢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后行走步态和上楼等运动功能均不受影响。36讨论近年来,股前外侧皮瓣在显微重建外科领域已成为修复四肢缺损的首选皮瓣[1]。选择供区时要同时考虑皮瓣切取的成功率、难易程度和切取皮瓣后供区功能受到的影响[2-3]。本研究应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缺损对供区生活质量的影响。从结果来看,股前外侧皮瓣

7、在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主要有:(1)股前外侧皮瓣属于穿支皮瓣,术中即使携带源血管(切取降支主干)也不影响供区血运,反而可以为游离皮瓣提供充足可靠的血液供应;而且可切取面积大(最大40cm×20cm),抗感染能力强[4]。(2)宽度小于8cm的创面可以一期拉拢缝合。(3)供区隐蔽,可以被患者接受。(4)皮瓣修薄后适合手背、足背、踝部及腕部等区域缺损的修复;携带阔筋膜修复足跟、足底、手掌,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还可同时修复合并肌腱缺损的创面[5-6]。(5)可携带股外侧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6)血管蒂长(22.5~37.1cm),可以增加皮瓣使用

8、灵活性;口径粗(2.2~4.0mm),便于吻合。(7)血管相对变异少,寻找和分离简便,成功率高。(8)手术时患者仰卧位,方便供区和受区同时进行手术。(9)手术不切断或仅切断少量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