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

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

ID:11002974

大小:32.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中国西部科技2007?11逆兰(福建三明学院中文系,福建三明565000)摘要: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关键词:清朝;伊秉绶;书法艺术;形成原因伊秉绶(一七五四一一八一五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号默庵,福建汀洲宁化人.是乾嘉时期重要的碑派书法家,更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隶书

2、大师,他的艺术涉猎面广,除精书法外,善作画,治印,写诗,于访碑,鉴赏,收藏及碑拓刻帖,钻研文字学,研修宋理学,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全面的修养和造诣.又是有清一代名臣,知惠州,扬州两府,并有政声.《清史稿》《清史列传》等典籍有记载其生平事迹.伊秉绶一生富于传奇色彩,但人们赞誉最多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本朝书家有四,皆集古大成以为楷,集分之成者,伊汀洲也;集隶书之成者,邓顽伯也;集帖学之成者,刘石庵也.集碑学之成者,张廉卿也."并认为他和邓石如"启碑法之门",是清代碑派书法的开山鼻祖,素有"南伊北邓"之称.字因人贵,人因字奇,因此深究伊秉绶书法的形

3、成之因,对研究伊氏书法的演变,学习伊氏书法法乳,探究其美学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l乾嘉碑学风气使然清政府入关以来,为稳固江山,一方面采取汉化政策,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对汉族有歧视和镇压态度,大兴文字狱.当时许多文人为了逃避政治迫害,走上了考据稽古之路.清代之书,一方面沿着明朝帖学一脉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金石考据学的兴起,寻碑访古之风渐热,改变了人们只一味学二王,赵孟,董其昌秀美工稳一路之书,形成了帖学衰微而碑学兴盛的局面.于是清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傅山创造性的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

4、的理论.对丑书的倡导,对清代书法无疑是晴天霹雳,开启了清代书法新的审美之风.而郑谷口更是从实践上开启了碑学之行.在他们两人的影响下,"扬州八怪"的金农,高凤翰等,"西泠四家"的丁敬,蒋仁,黄易等,以及一大批金石学家,如钱大昕,段玉裁,桂馥,阮元等,以汉碑融入行书,探收稿日期:2007—10—16修回日期:2007—10—2638索碑帖结合之路.此后邓石如的出现,使书坛走向全面的崇碑之风.加上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问世,扬碑抑帖之论得以确立.随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进一步高歌学碑之妙,对倡导碑学理论立下汗马功劳.整个有清一代不断出土许多金石器物,也为崇碑者提

5、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碑学倡导者阮元,家在扬州,其朋友,学生,幕僚在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崇碑的文化圈,向外辐射.而伊秉绶与阮元是同榜进士,任扬州太守时,阮元正好丁忧在家,两人情趣相投,交谊甚深.阮元当时的崇碑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伊秉绶.可以说在乾嘉金石学风的熏染下,为伊秉绶逐渐摆脱糜弱的帖学书风,树立以碑为基的隶书创造了历史条件.2崇儒尚德熏沐书风伊秉绶出生在官至九卿的官宦之家,其父伊朝栋官至刑部主事,御史,升光禄寺卿.奉崇朱程理学,好读性理之书.对伊秉绶的行为思想影响极大.由于出生于家境优裕的书香门第,少年时已熟读许多儒家经典,青年赴北方应考,

6、中举留京,得到刘墉的耳提面命,又与翁方纲,孙星衍等名流过从甚密,长期切磋,儒家学说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伊秉绶,对其从艺学书也有深刻影响.儒家学说中"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充实之谓美","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等思想从灵魂深处深深的改变着伊秉绶的学术理念,从而为其隶书的演变,在人格定位,审美取向上提供了理论依据.仁义礼智,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成为伊秉绶为官处世,修身养性的根本."恭,宽,信,敏,惠"是他的道德准则.这种人生观培养了他正直无私,慈悲济世,忠厚稳重,严谨谦逊之风.在他考中进士升至刑部郎中,任职数十年间,秉公执法,许多冤假错案

7、得以平反,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精神;他体恤民情,出任惠州,扬州期间,兴利除弊,百业振兴,显示了他以民为伊秉绶(一七五四一一八一五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号默庵,福建汀洲宁化人.是乾嘉时期重要的碑派书法家,更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隶书大师,他的艺术涉猎面广,除精书法外,善作画,治印,写诗,于访碑,鉴赏,收藏及碑拓刻帖,钻研文字学,研修宋理学,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全面的修养和造诣.又是有清一代名臣,知惠州,扬州两府,并有政声.《清史稿》《清史列传》等典籍有记载其生平事迹.伊秉绶一生富于传奇色彩,但人们赞誉最多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