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ID:1101104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30―50%之间。有研究表明[1]: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卒中后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最新研究表明:[2]抗抑郁治疗不仅能促进PSD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1一般资料90例PSD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和针药组。90例患者其

2、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43一70岁;其中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31例;病变部位:额叶49例,顶叶19例,枕叶4例,颞叶18例;有高血压病史者64例,糖尿病史者26例,3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构成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病例选择7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并符合贝政平[4]《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并经脑CT证实及《神经康复学》[5]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中抑郁症诊断标准。②诊断工具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共24项计分,总分20分为轻/中度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③既

3、往无精神病史。④排除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及癫痈、青光眼病人;痴呆及失语;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既往有精神疾病及严重智力障碍;药物及酒精依赖史。3治疗方法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以稳定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降低血黏度同时使用用脑细胞活化剂,脑梗死患者加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康复治疗。肢体功能障碍者常规针灸。3.1针刺组:选用百会穴,用0.25*25mm毫针针刺百会穴向后平刺0.5-0.8寸,印堂穴沿皮向下平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20-80Hz。体针:膻中、内关(双)、神门(双)、安眠(双)、太冲(双)每

4、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束后3天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量表测评,测试地点于病房内安静状态下,时间为40-50分钟。3.2药物组:氟西汀的20mg早餐后服用。73.3针药组:取穴及治疗方法同针刺组同时服用氟西汀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及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量表评分比较。统计学分析:作者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行t检验,结果用x±s表示。4治疗结果表1三组患者HAMD、MMSE初始评分比较(分)组别例数HAMDMMSEBI氟西汀针刺组针药组30

5、303019.25±4.3719.34±4.4819.42±4.4625.13±0.9625.27±1.1725.16±0.9827.17±5.0927.23±5.1227.20±5.06疗前两组患者HAMD、MMSE、BI比较P>0.05三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组别总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愈显率7(痊愈+显效))%氟西汀组针刺组针药组303030891011111498432063.366.780从上表可看出,三组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206),说明三组无统计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针药组与药物

6、组和针刺组比较P0.05)。三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例数(例)治疗前(分)治疗后(分)7氟西汀组针刺组针药组30303025.13±0.9625.27±1.1725.16±0.9825.38±1.0925.41±1.1225.87±1.05经配对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3组经随访半年后随访观察,针药组复发1例,复发率3.3%;针刺组复发2例,复发率6.6%;药物组复发4例,复发率13.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三组未见不良反应,药物组引起消化不良2例,疲倦1例,为药物引起。讨论7中医学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属中风和郁证之合病,以风、火、痰、气

7、、虚、疲为主,初以肝郁气滞为主,继之引起血疲、火郁、痰结、食滞等,经久不愈,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耗损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的不同病变。中医治疗抑郁症也多从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等方面着手。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均与脑损伤病变部位关系很大,资料显示〔6〕病变位于额、颞叶者,认知功能障碍更显著,原因在于认知功能的神经解剖生理基础,额叶与运动性活动和判断、预见性、情绪、心境等精神活动有关,额叶损害可出现随意运动、语言表达、精神活动三方面障碍。据临床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最常用的主要有电针、毫针和穴位注射,龙浩文等〔7〕电针

8、治疗优于毫针,且电针治疗优于常用西药。最常用的穴位为百会、神庭和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