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察

ID:46274969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40例临床疗效观摘要: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炙疗法。结论经x检验P7分。1.4排除标准(1)TIA、混合性卒中、心脏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形成的脑栓塞等患者;(2)合并失语症、耳聋、严重认知障碍以致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者;(3)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重度心衰、肾衰、痴呆、癌症等;(4)脑干、小脑梗塞灶者;(5)不配合针刺治疗或基础治疗者;(6)不能完成疗程

2、,依从性可能不好者。2研究方法2.1分组按随机原则(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4.32±12.37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5.47±14.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和PQSI计分等病情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2治疗方法2.2.1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恢复期即可开始接受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合理的肢体运动燉炼和生活习惯,使每个患者白天睡眠时间不超过2小时。药物

3、治疗主要应用七叶安神片。2.2.2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针灸方案。针刺取穴:取神门、神庭、三阴交、四神聪、内关、足三里、太溪。操作方法:操作时取坐位或仰卧位,输穴局部常规消毒,选用1.0寸〜2.0寸毫针消毒后进针。各穴得气后,施以补泻手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行针1次。2.2.3合并用药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不得应用以失眠为目的治疗用药,如治疗一周后疗效不佳,则患者可酬情使用舒乐安定片治疗,2nig/次,1次/d,睡前lh服。但应对合并用药进行严格记录。2.3疗程患者治

4、疗4周为1个疗程,每日1次,每周5天。2.4统计方法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量指标以(x±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以百分数(%)进行统计描述,有序分类变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疗效差别。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中的相关标准制定:西医评价: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5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

5、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或不超过30%以上时间需合并应用舒乐安定片才能入睡;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或超过30%时间需合并应用舒乐安定片才能入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指导原则》[8]肾阴虚症候评分进行: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以上;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2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2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6、3.2疗效评价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