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ID:1101449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抽象性数学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将数学教学回归于生活,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善于使用生活化的情境或者生活化的手段将与学生的生活有关的内容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以此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技能和数学运用能力。中国9/vie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生活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

2、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经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树立起生活意识,即将已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用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在这一意识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实践经历和生活实际中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活内容,以此在生活中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将在课堂活动中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课堂是与学生生活相分离的,那么如何才

3、能真正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中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呢?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基础知识,常常会采取“一言堂”的模式来进行知识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只能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来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被教师的绝对主动所占据,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默默不闻、默默不问”,课堂氛围枯燥、压抑,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逐渐消退。因此,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极具生活化的氛围中以开放的心态来主动参与

4、教学活动。  1.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师在“师道尊严”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常常会将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绝对掌控者,为了能够让学生“信服”自己,一般会以严厉、不苟言笑的态度来对待学生,造成师生代沟愈加严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亲近之感,才会对他所讲授的科目产生喜爱之情。所以,为了构建生活化、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走进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赞扬中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将由优等生和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转化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使数

5、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水平设计符合学生数学能力的问题,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完成较难的问题,数学学困生则只需要完成基础问题,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在稳中有所进步,以此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2.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一般会按照教师事先安排的位置端端正正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种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成为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障碍。生活是一项在无序中有序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根据生活的无序来对学生不加限制,以“圆桌会议”

6、或者小组的形式来自由地安排学生的座位,学生可以站着听也可以坐着听,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适时地自由发言,不要局限学生的提问。但是,在无序的课堂组织中,学生也要遵循课堂规则,不可追逐打闹、谈天说地等,以此在放松的生活化氛围中以开放的心态来参与课堂活动。  二、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化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或者看得见、摸得着的种种生活事物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亲身体验这些具体形象的事物,以此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在感性材料的积累上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在进行加

7、减法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一般会将已有的计算规律直接介绍给学生:“多了减,少了加,多减之后需加上,多加之后需减去。”这一规律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抽象难懂的,学生即便能够在数学练习中运用这一规则,但是在练习中也常常是错误百出。针对这一情况,我一般会在生活化的过程中进行加减实践教学。我会将学生的生活购物经历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中,“昨天,小红带了155元去商场,她花了108元买了一个书包,然后她又想买一个文具盒,其中一个文具盒50元,一个铅笔盒45元,那么小红应该买哪一个呢?”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他们纷纷建言献策,“小红先付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