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

ID:11020462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_第1页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_第2页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_第3页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内容提要: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追求所谓的“时髦”,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得精彩──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试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殊不知,“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

2、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殊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想境界?下面,仅结合自己阅读教学实践与学习收获,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简明而不失品位   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堂课,应把握“三个维度”和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阶段目标,拟

3、定简而明的教学目标。   如第十册的略读课文《鲁本的秘密》。我在反复地钻研教材以后发现课文前的一段阅读提示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一是读读课文,想想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做了多少努力才攒够了钱,二是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这两个问题一个涉及到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一个涉及到表达顺序的问题,恰巧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符合崔峦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要简明、实在的观点。所以,我们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从故事中体会鲁本的赤子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符合年段目标,又整合三个维度;既把握课文特点,又简而明的。   二、教学内

4、容要简约──简约而不失精彩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而一篇课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在全国阅读教学获奖的《陶罐和铁罐》,在教学伊始,执教者就引导学生抓住“奚落”一词切入课文的学习,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至于课文的10-17自然段,内

5、容简单易懂,老师只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其余的不做深入。既抓住重点,直奔主题,又化繁为易,事半功倍。   三、教学环节要简化──简化而不失实在   不久前,我校林艺娟老师执教的公开观摩课《七颗钻石》受到了与会领导、老师的赞许。本堂教学观摩课的成功靠的不是华丽和精制,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了解七颗钻石故事,感知课文;研读水罐变化,感悟爱心;续编《七颗钻石》,拓展延伸。林老师就是在这三个步骤中,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读书,读懂意思、领悟情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经历了读进去、读出来的过程,在扎实的学习中,学到了读书的方法,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堂课的

6、教学环节主要三个:一是回顾课文,感知故事;二是研读故事,感悟爱的奇迹;三是拓展延伸,续编《七颗钻石》。整个教学过程,以读懂课文为主,没有现在时髦的跳跃式讲读,没有现在时髦的小组合作,没有现在时髦的课堂表演,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节一节地读好课文,读懂课文。把公开课上成了普通的家常课,上成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借鉴的课,这是一种勇敢的实践。四、教学指导要简要──简要而不失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是完全必须的: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差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指导,应努力追

7、求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含英咀华,使指导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示范性。   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文中的空白点,请学生发挥想像,写一写“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相见后,彼此会说些什么,在写后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听同学的对话设计你品味到了蔺、廉两人怎样的品质;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语言描写最能展现蔺、廉两人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指导,既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