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期末整理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期末整理

ID:11023176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期末整理_第1页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期末整理_第2页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期末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期末整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1)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与现实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

2、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时间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里态度和精神状态。爱国主义概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

3、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如何做一个忠臣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

4、益;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条件:1)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个人条件:1)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2)不断提高自身的

5、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4)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

6、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5)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诚信对大学生的意义: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

7、务: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加快建设法治政府;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5)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6)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法律权力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讲证据(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讲程序、讲法理。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