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

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

ID:11027192

大小:25.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_第1页
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_第2页
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向南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为了促进“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建设与应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索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促进科技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将传统校园逐步打造成数字智慧校园,根据国家、省、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的文件精神,结合深圳市《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智慧校园”

2、是一套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创新与整体发展的系统,它是建设“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校园”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师生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变革,让学校系统中各要素的协作与互动更加高效、更具有智能,成为学校中知识分享、管理与创造的平台,成为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创新动力。我校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列入学校整体规划,以未来教室建设、泛在学习实验为抓手,发挥我校超市化教育优势,建设“智慧校园”及推广应用,探索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

3、法,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本土打造一批教育技术导师和信息技术学科导师,让向南走向智慧。二、“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为确保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施工作有效的开展,我校成立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涛(校长)副组长:李少玲(书记)张小兰(主管教学副校长) 成员:覃贵双(教导处) 范华勇(总务处)朱志学(安全办)高德辉(信息中心)宋金常(教科室)计琳丽(大队辅导员)学校教育技术导师、信息技术学科导师、各科组长、年级组长等学校领导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由徐校长全面负责统筹教育信息化工作,张小兰副校长主管协调下属教

4、导处、教科室和信息中心三个部门的各项信息化工作。信息中心常设3个岗位,2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1位专门管理学校的网络、电脑硬件设施和电教设备,均参与教师录像课、综合课例和微课的录制与编辑,以及教学资源的制作与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碰头,交流活动的具体工作设想。教导处、总务处、安委办、教科室、信息中心、大队部等多个部门协调分工,每个学科组还专门设立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其科组长任组长、本科组的信息技术学科导师为副组长,熟知电脑专业知识的老师任助理,计算机老师做指导,科组其他教师为组员。有了层层的管理,确保了我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具体落实。三、发展机制与保障教师是实现教育

5、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1.学校信息中心将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2.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平台,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

6、,还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融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3.学校将加大力度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经费预算向“智慧校园”建设倾斜,保障师生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及信息素养。通过学习及培训使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熟练运用,有效地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努力培养一支高效运用的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为让向南走向智慧增光添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