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

ID:11027922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_第1页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_第2页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_第3页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_第4页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市古城空间格局保护概述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缘起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讨城市特色的问题,尤其在城市快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逐渐呈现出风貌趋同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究竟属于每一座城市所固有的特色是什么?2014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我向世界推介广州的征集活动,希望推举出最能代表这座千年古城的标志物[1]。城市特色的寻根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主题之一。城市的特色应当体现为一整体形象,而非孤立的一处文物或一片历史街区。古城空间格局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由特有的自然环境与因地制宜的人工环境融合而成,也是最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所在。因此,保护好古城空间格局是延续城

2、市特色的关键。明清时期广州古城空间格局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我国传统城市的文化特质。民国时期,建设中引入西方城市理论对广州古城进行改良[2],在大体保护古城空间格局前提下,进行了相应的城市改造与建设。建国后曲折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古城的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淡化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浪潮之中。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建立在深入理解这一城市的基础上。明代官员陈暄反对凿粤秀山修筑北濠,原因是他翻阅广州历年志书,得知粤秀山乃全城之主脉,伤主脉而全城不得安稳[3]。众人认为言之有理,遂将城墙修筑于粤秀山上,才有了后来广州古城的青山半入城,而城与山融合为一的空间格局恰好成为了城市的一大特色

3、。广州古城空间格局历经上千年发展,至明清时期成型,然而近现代引入西方城市与建筑技术后,在大力发展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延续,致使城市特色渐失。.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由于本文涉及明清广州古城历史、民国与建国后的城市建设发展、古城空间格局及其保护与更新研究等多项专题,相关的先行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从最密切的三大方面进行总结。清朝以前的古籍和地方志中有关于广州古城的文字记载与地图描绘,是本论文研究广州古城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资料。关于空间格局的概念,在古籍文献中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论述。古人在论述城市之前,多先有描述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认为城市的建设是先有山川、

4、城郭,而后有建置。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论述了天、地、水、宫等篇目,当中的描述有不少是从空间格局的角度进行论述,颇有启发。书中对广州古城进行梳理,归纳出三山、二湖、六楼、四塔等一系列的古城重要组成,基本勾画出了明清广州空间格局的主要元素。仇巨川的《羊城古钞》一书以自然山川的描绘作为开篇,而后论及广州古代城市的选址、建置等内容,是一部全面、深刻的记载清时广州城市的城市状况、建置以及相关发展的一部重要文献。黄佛颐《广州城坊志》详细记录了历史上各文献对广州古城的描述与记载,并在史料的整理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该书以街巷作为叙述的单位,但内容不局限于街巷的描述。其全城总述部分,对广州城的发展历史

5、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对六脉渠展开论述,多处论及到形者这一概念,体现古人十分注重天、地、山、水的格局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第二章明清广州古城空间格局2.1广州的山川脉派古人在写关于城市的书籍方面,往往会先写城市所处的山川大环境,然后才对城市进行描绘。例如,屈大均写《广东新语》先有天语、地语、山语、水语,而后才有与城市和建筑相关的宫语、墳语;而仇巨川的《羊城古钞》则先有粤会山川形胜说以及对省会山脉等自然环境的描述,然后才有省会城郭图说。书中表明,是先有山川,后有城郭,斯度地居民,而有建置[1]。每一座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都是古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其特色所在。对广州古城的空间格局的剖

6、析,必须先对古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一座古城所处山川脉派之形势特点,才可能深入理解城市空间格局的精髓所在。广州古城所处的位置具有极大的环境优势:北有山,南有海;水自白云山里来到海中去,在山体和海岸之间,流淌的水体如同人体的筋络血脉[2]而盘活整座城市;海中有洲岛、山陵;江岸前有天然浮石。这种自然格局为广州古代城市的营建带来了极大的先天优势。本节描述重点在于决定和影响城市空间格局的山川自然环境,这些环境本身就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构成。山川自然是城市空间格局之源,正是独特的山川格局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广州古城独特的空间格局也有赖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作为根基[3]。..2.

7、2广州古城的营建古人从城市的选址到每一处的营建,都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而这些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部分,组成了古城特有的空间格局,是古城发展历史上最为持久的、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最能体现古城特色的部分。本节关于古城的营建内容是与上一节古城的山川脉派的描述一一对应的关系:山川格局古城选址;古城水系城池营造;古海岸线一城之标(城内双塔);城内山脉三大崇楼;南控洲岛越东门户(城外双塔);江中浮石筑台立寺。古人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