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

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

ID:1103494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_第1页
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_第2页
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_第3页
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省工业低碳化发展途径概述引言(一)研究背景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演进的背景之下,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就意识到,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自然资源以及一次能源的储量有限,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其次,工业发展中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其中,工业C02排放量持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粗暴式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不断、全球气温上升

2、、海平面上升、海洋风暴次数增加以及从2013年开始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的持续雾霾天气等现象即是对目前不良发展方式的印证。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备受重视的发展命题。与此同时,碳排放空间已然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或者说是稀缺资源。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重视气候变化,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先后签订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等国际公约,细化了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减排目标和责任,为各国发展低碳经济指明了方向。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各自出台相应的措施,

3、制定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发展低碳经济。欧盟、美国、曰本、瑞典等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低碳经济试点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二)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近10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许多研宄者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工业仍然是保持内蒙古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因而,本文的立题目的是:如何在保持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工业部门C02排放量,促进工业部门整合优化发展。文章探讨了内蒙古工业结构对C02排放量的影响,以工业分行业C02排放量

4、和各行业产业关联度为基础,将工业24个行业分成4类。根据行业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各行业的低碳化发展路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文拟对资源富集地区工业部门的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低碳工业进行深入的理论研宄。拟对相关研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发展低碳工业要结合自治区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本研究为内蒙古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分行业分析C02排放特征和产业关联度使得研宄更有现实操作性,能够对自治区的工业低碳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5、建议。有利于资源富集地区解决好工业经济发展同减少C0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各地区政府部门在制定低碳化发展政策时的参考资料。一、低碳工业的内涵、特征及相关理论(一)低碳工业的内涵及特征许多学者提出过低碳工业的定义。然而,低碳工业并不等同于低碳经济,有些学者的概念将二者混清。例如,徐坎平等认为,低碳工业就是通过转型产业、创新技术、开发新能源等手段,有效的减少煤炭、石油等碳密集度高的能源的使用量,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和碳排放量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傅晓平等认为,低碳工业作为生态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以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为生产特征,

6、是缓减工业污染与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何解定等人认为低碳工业就是大力发展节能工业、鼓励循环经济、重视绿色制造。鲍建强认为,低碳工业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发展模式,主要目标是降低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需要各类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新能源使用和减少C02排放等技术的支持。而相应的政策措施、市场机制、制度框架的配合也必不可少。这些提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容易让人混淆低碳工业、循环工业和生态工业的概念。沈满洪认为低碳工业是以减少C02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基础的工业发展模式。着眼于温室气体减排是低碳工业与其他形式的绿色发展模式相

7、区分的关键点。综上所述,低碳工业就是以降低工业活动中C0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在工业生产始末、产品运输、产品消费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尽可能大的产出,其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市场机制和政策措施。(二)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人类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可持续性的问题:资源的大量开采利用、生活及工业废弃物持续增加、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等。环境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对可持续发展

8、的定义是: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生态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王振玉,199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我们的未来》中,系统的分析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并且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被世人广泛接受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