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

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

ID:11036391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_第1页
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_第2页
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_第3页
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_第4页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microsoft 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管插管定义气管插管: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    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  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  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咽喉部生理解剖作用及意义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

2、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4  普通型气管导管  加强型气管导管指征  紧急气管插管的指征:①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②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机械通气者;③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④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⑤急性呼吸衰竭;⑥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但有喉头急性炎症,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症扩散,故应谨慎。  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

3、,插管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则操作要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如果有鼻息肉、鼻烟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  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  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  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4  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

4、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  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  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  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和器械。人工气道的选择  经口气管插管的使用快速而方便,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时较常使用,但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困难,大多数病人意识恢复初期,可因烦躁不安或难以耐受,导致过早拔管撤机。对这类病人予以适当的镇静或

5、改变插管方式,可保证适时撤机。经鼻气管插管有效方便,对于清醒病人也能耐受,且易固定,不影响口腔护理和进食,不致因较长时间使用引起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为一无创伤的方法。但经鼻气管插管气道死腔大,容易导致痰液引流不畅、痰栓形成,甚至阻塞管腔。相比之下,气管切开死腔小,固定良好,病人能耐受,痰液易吸出,不影响进食和口腔护理,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通气方式。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或昏迷者,及痰液较多排痰不畅者,以气管切开为宜。插管方法  1.经口腔明视气管内  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  气管插管的方法1.将病人头后仰,双手将下颌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口张开,或以右

6、手拇指对着下齿列、示指对着上齿列,借旋转力量使口腔张开。2.左手持喉镜柄将喉镜片由右口角4放入口腔,将舌体推向侧后缓慢推进,可见到悬雍垂。将镜片垂直提起前进,直到会厌显露。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  3.如采用弯镜片插管则将镜片置于会厌与舌根交界处(会厌谷),用力向前上方提起,使舌骨会厌韧带紧张,会厌翘起紧贴喉镜片,即显露声门。如用直镜片插管,应直接挑起会厌,声门即可显露。  4.以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导管的中、上段,由右口角进入口腔,直到导管接近喉头时再将管端移至喉镜片处,同时双目经过镜片与管壁间的狭窄间隙监视导管前进方向,准确轻巧地将导管尖端插入声门。借助管芯插管时

7、,当导管尖端入声门后,应拔出管芯后再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成人为4~5cm,导管尖端至门齿的距离约18~22cm。  5.插管完成后,要确认导管已进入气管内再固定。确认方法有:  ①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②人工呼吸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并可听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③如用透明导管时,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  ④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⑤如能监测呼气末ETCO2则更易判断,ETCO2图形有显示则可确认无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