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ID:11042254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平行线的性质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意志"的内涵可能认识并不深刻,有必要让学生对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应有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质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意志和锻炼意志.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

3、、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教学学具:三角板、量角器。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平行线的性质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复习前知火车行驶在铁轨上;游泳池;横格纸。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

4、行的条件吗?互补两直线平行;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同位角度数画图——度量——填表——猜想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数量关系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问题三:

5、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教师活动:评价,引导学生说理。因为a‖b因为a‖b所以∠1=∠2所以∠1=∠2又∠1=∠3又∠1+∠4=180°所以∠2=∠3所以∠2+∠4=180°学生:探究、讨论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性质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抢答)(1)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①若∠1=110°,则∠2=理由:②若∠1=110°,则∠3=理由:③若∠1=110°,则∠4=理由:(2)如图,由AB‖CD,可得()(A)∠1=

6、∠2(B)∠2=∠3(C)∠1=∠4(D)∠3=∠4(3)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A)180°(B)270°(C)360°(D)540°(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如:∠1=54°时,∠2=.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讨论解答)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巩固新知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小结:1.平行线的性质1、2、3;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八、板书设计平行性的性质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

7、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九.教学反思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③课堂氛围的转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