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

ID:11065937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_第1页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_第2页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_第3页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_第4页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率平滑研究及其新进展论文关于利率平滑的研究非常活跃,是最优货币政策研究中一个突出重要的问题。关于利率平滑的研究可以大体划分为两个阶段,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一个阶段是在货币政策操作规则框架内为中央银行的利率平滑操作实践寻找理论的依据和提供理论解释,表现为运用各国中央银行操控的市场基准利率的数据与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对利率平滑进行实证检验,以证明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利率平滑操作是最优的,进而研究利率平滑操作对于宏观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等的影响;另一个阶段是在新古典拉姆齐模型框架内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入手,研究私人部门的最优化行

2、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可以内生地引致利率平滑成为最优的操作方式.freeloothing)以同一方向上连续微幅调整市场基准利率而逆向变化频率低间隔时间长为其表现形式。1990年7月,美联储明确宣布以渐进平滑方式调整其联邦基金利率,从1990年7月到2006年6月的16年间,美联储一共调整了68次利率,平均2.82个月就调整一次,其中逆向调整6次,利率调整多以25个基点的幅度进行,高于25个基点的调整仅16次。加拿大央行从1995年1月到2006年5月,总共调整银行隔夜拆借利率140次,1996年8月以后,调整主要在同一方向变化,多以25个基点进行,逆向

3、调整间隔时间长频率低,也明显具有渐进平滑的规则特征。成立时间不长的欧洲中央银行(EuropeCentralBank)面对复杂的欧元区经济和更大的开放性,也在对欧元的调控中采用利率平滑的操作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的金融创新和开始于70年代末期的金融自由化以来,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越加困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利率变动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些都促使美联储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适应经济形势变化放弃货币总量政策,转而将调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平滑调整目标利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使名义目标利率靠近长期自然利率。在

4、美联储和各国中央银行为自己建立平滑操作的形象之后,只需使目标利率在同一方向或者相反方向上做一微幅变动,就能将政策调整的意图准确地传达给市场,影响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不需要大的政策变化就能影响经济运行,并保持产出和通货膨胀目标的稳定,而不会产生大的经济波动。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的这一转变代表着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根本转变,目的是追求“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取代过去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达到使实际利率对经济既不起激励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的目的。二、利率平滑的理论释义根据定义,可以把“interestratesmoothing”翻译成利率平滑,而不是像国内在

5、介绍美联储调整利率时称之为“微调”,“微调”只能表达一次性的小幅调整,表达不出同一方向上连续调整的含义,而平滑不仅表达了每一次微幅调整利率的含义,还表达出利率调整的规则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利率平滑的理论基础或根源来自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以保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稳定所形成的政策规则,即包含利率滞后项的泰勒型规则,其模型表达式为:其中,y—yp代表产出缺口,π代表每季度末的通货膨胀率,πT代表目标通货膨胀率,ω、φ和φ为参数。根据这个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规则,当期市场基准利率决定于滞后一期的利率it-1,经济达到均衡时的真实利率int,.freelets(1

6、998)认为对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准确性的怀疑,即数据不确定性(datauncertainty)会使得中央银行渐进调整利率。经济模型的不确定性(modeluncertainty)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可以追溯到Brainard(1967)。EstrellaandMishkin(1998)、Sack(1998b)和SackandanandAlex(1991)则进一步指出,如果商业银行长期内以固定利率放贷,而短期内存款利率不断变化,中央银行避免政策突然变化的利率平滑操作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破产风险。Goodfreind(1991)进一步认为,利率调整的惯性可以使

7、中央银行更清晰地将政策以及政策变化的信号传导到金融市场。(三)增加货币政策可预测性Goodhart(1999)和an认为,因为公众并不熟悉传导机制存在滞后,中央银行就被迫只能等到冲击由随后的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反映出来以后,才能再做出反应,因此对冲击的反应很慢、很晚,逆向调整也要少得多。将利率调整的平滑操作作为中央银行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稳定目标之外的一个新的目标引入中央银行损失函数中,推动了最优利率平滑的研究。Brou(2005)在对利率平滑进行检验后认为,利率平滑可能是估计出来的政策规则方程不恰当定义所导致的结果,而被忽略变量则可能是不恰当地定义中

8、央银行仅仅包括通货膨胀和产出的估计政策反应函数的原因。如果相关变量从政策规则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