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

ID:11079660

大小:7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9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_第1页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_第2页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_第3页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_第4页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考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渐显露,各种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地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渠道,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凸现,影响到改革发展的进程和社会政治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司法严肃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一、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现状及特点1.主体的广泛性。涉法涉诉信访对象有工人、农民、非法集资人、教师、私营企业主、企业下岗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残疾人、军转

2、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等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其中,以农民居多,约占涉法涉诉信访总量的90%左右。2.诉求的多样性。涉法涉诉内容及诉求涉及城镇规划、社会保障、劳资纠纷、林地权属、合同纠纷、刑事判决、执行不到位等各种法律法规,且均与群众的自身利益、权益保障等方面息息相关。3.行为的过激性。信访人违犯国家信访法律法规,采取静坐、请愿、下跪,拦截车辆、堵塞交通,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威胁、侮辱、殴打工作人员,要求见主要领导、越级上访,长期上访、进京告“御状”等方式喊冤叫屈,有的甚至扬言自残、自杀,威胁相关部门,给党委、政府

3、施压。4.组织的规模性。在利益格局调整的情况下,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共同的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沟通和串联,进行集体访、越级访。这类以非法集资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居多。5.问题的复杂性。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触及的层面不断加深,有家庭矛盾、邻里争端,社会管理、公共职责、经济利益、体制改革、执法不公,执行不彻底等,有的还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复合性矛盾。6.解决的疑难性。因企业改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分流、征地拆迁安置、非法集资、劳资关系等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起因

4、复杂,矛盾相互交织,问题丛生,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一般呈群体性上访,处理难度大。二、形成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原因涉法涉诉信访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成因复杂,既有司法方面的问题,也有信访人自身原因,更有其他深层次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执法办案机关和执法办案人员的主观因素,是形成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直接原因1.执法不公的问题。个别执法办案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低劣,原则性不强,徇私枉法,在个案处理中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案件久拖不决、久侦未破,错案长期得不到纠正以及执行难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使得信访人一

5、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2.办案有误的问题。个别执法办案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低,办案能力差,在行政执法,案件侦察、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各个环节中由于原始证据采集不及时或不全,事实认定不清,责任划分不明,审理程序不合法,适用法律不当,处理判决有误,执行不及时,造成执法过错或过失以及案件有瑕疵。3.有错不纠的问题。个别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明知案件处理不当、有误,但怕揭短亮丑,影响单位形象,不采取正确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纠正,严格依法办案,而是蒙骗搪塞群众。更有甚者,个别执法办案机关为了树立执法权威,以法压人,以权压人,干脆一

6、错再错,一错到底,对涉法涉诉信访群众进行打击报复。(二)现实客观因素,是形成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重要原因1.信访成本低,解决问题快。信访人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低,经济条件差,对一些涉法案件,通过司法途径,难以支付高昂的律师费和诉讼费。况且司法途径,程序性强,问题的处理有一个时间过程,有的时间跨度长。而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时信访途径又比诉讼程序解决问题快、成本低,使得部分当事人误认为找“大盖帽”,不如找“乌纱帽”,频频上访,甚至组织集体访、越级访,试图迫使党委、政府介入涉法案件。2.情理法相

7、冲,处理难度大。有些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错综复杂,于法无据,目前根本无条件、没办法处理。特别是“文革”期间被平反昭雪的案子,现在要求国家赔偿,支付劳动改造期间的劳动报酬。3.穷尽法律手段和程序,申诉上访是唯一出路。有相当一部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因信访人已通过行政复议、民事或行政诉讼等手段,走完一审、二审、重审、再审等程序,当事人仍对相关处理意见不满意或不服法院判决、不认罪服法,抱着申张正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当事人只有通过向上级相关部门或领导多头写信进行申诉上访,造成一信多投、多访现象或

8、越级进京上访、长期上访“专业户”,形成信访“骨头”案、老案、积案。(三)信访人观念认识上的因素,是形成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1.唯官为上。一些涉法上访人员受“官就是法”、“法就是官”等封建以言代法、12全文查看以权压法“人制”思想的影响,存在信上不信下,信官不信法的观念,导致人们在涉法涉诉信访活动中存在找“清官”告“御状”的“唯官唯上”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