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

ID:11089702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_第1页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_第2页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_第3页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_第4页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文章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和正在研究开发的一些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其中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非催化选择性还原法、催化分解法、等离子体法、液体吸收法、吸附法以及生物法等等。综述了目前治理的相应技术措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几种主要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烟气脱氮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关键词:氮氧化物;烟气;脱硝;技术;综述前言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SO2、NOx和粉尘等多种有害成份,其中氮氧化物(NOx)是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对燃煤电站锅炉N

2、Ox的排放作了限制,并且随技术与经济的发展,限制日趋严格。燃料燃烧是NOx的主要来源(占人类排放总量的90%),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燃煤烟气中的NOx,对大气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火电厂锅炉NOx年排放量从1987年的120.7万~150.6万t增加到2000年的271.3万~300.7万t。有鉴于此,国家环保局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燃煤电站锅炉NOx的排放作出了限制。NOx的治理技术可分为燃烧的前处理、燃烧方式的改进及燃烧的后处理三种。燃烧的后处理也就是对燃烧产生的含NOx的烟气(尾气

3、)进行处理的方法,即烟气脱硝。本文重点分析几种主要烟气脱硝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供研究和应用参考。1几种主要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1.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含氧气氛下,还原剂优先与废气中NO反应的催化过程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以NH3作还原剂,V2O5-TiO2为催化剂来消除固定源(如火力发电厂)排放的NO的工艺已比较成熟。也是目前唯一能在氧化气氛下脱除NO的实用方法。1979年,世界上第一个工业规模的脱NOx装置在日本的Kudamatsu电厂投入运行,1990年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达500余家(包括发电厂和其它工业部门)。表1列出了1990年部分

4、国家的发电厂使用SCR装置情况的统计数字[1]。5在理想状态下,此法NO脱除率可达90%以上,但实际上由于NH-3量的控制误差而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原因,使得通常的脱除率仅达65%~80%。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催化剂的活性、用量以及NH3与废气中的NOx的比率。NH3-SCR消除NO的方法已实现工业化,且具有反应温度较低(573~753K)、催化剂不含贵金属、寿命长等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2]:(1)由于使用了腐蚀性很强的NH3或氨水,对管路设备的要求高,造价昂贵(投资费用80美元/kW)[3];(2)由于NH3的加入量控制会出现误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3)易泄漏,操作及存储

5、困难,且易于形成(NH-4)2SO4;(4)这个过程只能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的净化,难以解决如汽车发动机等移动源产生的NO消除问题。1.2非催化选择性还原法(SNCR法)该法原理同SCR法,由于没有催化剂,反应所需温度较高(900~1200℃),因此需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免氨被氧化成氮氧化物。该法净化率为50%。该法特点是不需催化剂,旧设备改造少,投资较SCR法小(投资费用15美元/kW[3])。但氨液消耗量较SCR法多。日本的松岛火电厂的l~4号燃油锅炉、四日市火电厂的两台锅炉、知多火电厂350MW的2号机组和横须贺火电厂350MW的2号机组都采用了SNCR方法。但是,目前大部

6、分锅炉都不采用SNCR方法,主要原因如下:(l)效率不高(燃油锅炉的NOx排放量仅降低30%~50%);(2)增加反应剂和运载介质(空气)的消耗量;(3)氨的泄漏量大,不仅污染大气,而且在燃烧含硫燃料时,由于有硫酸氢铵形成,会使空气预热器堵塞[4]。1.3催化分解法理论上,NO分解成N2和O2是热力学上有利的反应,NO→1/2N2+1/2O2,△fGm=-86kJ/mol,但该反应的活化能高达364kJ/mol,需要合适的催化剂来降低活化能,才能实现分解反应。由于该方法简单,费用低,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脱氮方法,故多年来人们为寻找合适的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贵金属、金

7、属氧化物、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及金属离子交换的分子筛等。Pt、Rh、Pd等贵金属分散在Pt/7-Al2O3等载体上,可用于NO的催化分解。在同等条件下,Pt类催化剂活性最高。贵金属催化剂用于NO催化分解的研究已比较广泛和深入,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一些碱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对单一负载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1.4等离子体治理技术5电子束(electron

8、beam,EB)法的原理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直接照射待处理的气体,通过高能电子与气体中的氧分子及水分子碰撞,使之离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