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ID:11098612

大小:3.54 MB

页数:154页

时间:2018-07-10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_第1页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_第2页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_第3页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_第4页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_第5页
资源描述:

《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二○一四年一月IIII目录一、学校办学思想与发展定位1(一)办学思想体系1(二)战略发展定位2二、学校办学基本信息2(一)专业建设与特色2(二)师资队伍建设5(三)实践教学条件6(四)办学经费7三、学生成才与发展8(一)生源结构:招生报到人数同比增长,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8(二)在校生发展:多管齐下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10(三)毕业生发展:计分卡关键指标高出全国示范性高职平均水平17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30(一)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途径,扎实推进中

2、-高-本衔接30(二)继续扩大单独自主招生,关注各种生源学生发展31(三)应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31(四)推行聘期考核方案,深化岗位聘用制度改革32(五)完善多元协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水平32(六)加强社会培训内涵建设,打造优质共享的学习平台33(七)完善全程职业指导体系,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34(八)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4五、政府引导与支持35(一)经费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35(二)强化政策导向与支持,完善教育体系和发展机制35(三)安排专项经费,促进高职教师发

3、展和队伍建设36六、地方贡献与合作发展36(一)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36II(二)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职教师资培训38(三)以互促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技术服务38(四)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青年文明活动40七、问题与展望42(一)面向未来发展,协同创新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42(二)面对生源变化,深化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43(三)面向市场需求,提高招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43(四)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44附表1:计分卡45附表2:资源表46II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广东轻工职业技

4、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8万余名学生。2007年,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异等级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院校项目验收,跻身全国高职百强前列。作为广东省属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教育文件精神,继续推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通过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

5、案,积极探索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途径,组建广东轻工职教集团、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协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新途径,多形式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巩固提高了示范建设成果和办学实力,促进广东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学校办学思想与发展定位(一)办学思想体系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在80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植根岭南文化、传承职教精髓、锻造技能英才、创办高职名校”的办学思想、“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

6、新、在创新中探索”的工作方针、“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以及“自强、敬业、求实、创新”150的办学精神。(二)战略发展定位1、专业发展定位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工、经、管、文科类专业协调发展,保持轻工特色,调整专业结构,专业数控制在70个左右。2、服务方向定位面向生活产业,服务中小企业,积极为广东地方经济服务。3、发展目标定位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建设与发展,全面深入开展内涵建设,以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推行文化管理;继续坚持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打造学校品牌,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家示范性高职

7、院校。二、学校办学基本信息学校下设14个院系(艺术设计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轻化工程系、传播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系、旅游系、应用外语系、电子通信工程系、汽车系、环境工程系、继续教育学院)、2个部(思政部、体育部)。2012/2013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数为18584人。(一)专业建设与特色1、专业结构与规模学校共设置70个专业,覆盖12个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五个专业大类依次为:财经(16%)、艺术设计传媒(15%)、制造(14%)、轻纺食品(12%)、电子信息(11%)。150图2-1本院

8、2012/2013学年各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表2-1本院2012/2013学年各专业大类规模及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专业大类代码专业大类名称设置专业数量(个)在校生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面向行业/产业52交通运输大类119940768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