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

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

ID:11110356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_第1页
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_第2页
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_第3页
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社第四单元第一课提纲一.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礼乐文明的确立:商亡周建:1.商亡的原因:商纣王奢侈残暴,失去民心;周国的不断强大2.武王伐纣:牧野之战3.西周建立:都城:镐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二、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基础生活化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具体化(一)分封制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受封对象:亲属、功臣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受封者的义务: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等分封制的作用: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

2、的区域。(解析:比起夏商时期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加强了都城和各地,尤其是与偏远边疆的联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分封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二)宗法制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等级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权力也就越大。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西周社会强调社会等级。(三)礼乐制度礼乐

3、制度--------等级制的具体表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礼乐制度的作用:积极作用------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消极作用------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按照宗法制推行的分封制,既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又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将宗法等级制度精神具体化、生活化的礼乐制度,既通过礼的规范将贵族与平民、尤其是不同贵族等级严格区分开来,使之各安其位,又通过在乐舞的欣赏中培养贵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凝聚力

4、,有效地维系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正常运转。这样,一个统一、强大、相对稳定的周王朝便出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当时西周的什么社会状况?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二.变革与争霸(一).周朝的分期--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朝--东周(平王东迁)春秋(前770——前476年)(周平王,洛邑)战国(前475——前221年)(二).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什么意义?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

5、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生产,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发展→周天子迁都后直辖土地面积大大减少,经济实力衰落→诸侯日益强大,不再向周王室进贡→周天子经济实力的衰落带来政治地位的下降→诸侯争霸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地理位置——上东东北,盛产鱼盐,经济富庶为人——胸襟宽阔,任用贤能谋略——管仲改革,富国强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齐桓公:

6、重用管仲,尊王攘夷,最先称霸-----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改革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内容:废除土地国有制,奖励农耕(作用:促进生产,增强国力);奖励军功(作用:废除贵族特权,加强军力);建立县制,编制户口(作用:加强中央的管理)。作用: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三.百家争鸣1.时代背景: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7、各国纷纷变法,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儒家孔子春秋晚期“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道家老子春秋晚期“无为”墨家墨子战国前期“兼爱”“非攻”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法治兵家孙子春秋末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3.法家思想在当时得到重视: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了

8、对人民的控制,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