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

ID:11118198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_第1页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_第2页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_第3页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_第4页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2009年第18期发展生态建筑的对策及途径周建成f瓜州县建设局,甘肃酒泉736100)摘要:从生态建筑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生态建筑的有效的对策和途径,以期为我国生态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自然环境;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1生态建筑的理论发展生态建筑就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合理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和工作需要的空间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建筑活

2、动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掠夺性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寻求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统一,体现对自然和人的双重关怀Il】.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建筑耗能和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建筑的建设如何与环境相协调,这样"生态建筑学"概念便应运而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人类爆发了全球性的石油危机,保护环境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家园的呼声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各国纷纷开展对"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中的时尚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在我国,生态建筑

3、有很深远的历史,但是不同于西方的高技派,中国的生态建筑大多是从很不发达的地区起源的,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很少有人认识到生态建筑的合理性.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才真正引入我国.近年来,结合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我国也开展了结合自身特点的实践示范.清华大学的设计中心楼是我国第一座实用的生态建筑示范楼.随后,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也逐步开始了生态建筑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现阶段技术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的限制,生态建筑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由于我国生态建筑发展的起点低,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现阶段

4、只能采用普通技术来实现建筑的生态化田.另外,由于生态建筑初次投入比较大,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我国发展生态建筑的市场还不很成熟,完全依靠市场进行推广和研究生态建筑有很的局限性,只能以政府委托的科技攻关课题为契机,有关部门搭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在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通力协调配合下完成[31.在我国,政府不仅在技术上扶持环保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实践上也积极配合研究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建造示范楼的形式把生态建筑向市场推进.此外,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强制性地保障建筑的节能,节地等环保标准能够达标,表现出国家对推行多种生态节能技术,珍惜不可再生资源的坚定决心嗍.但

5、是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还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推动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3对生态建筑设计与实现途径的探讨生态的城市,建筑也应该是生态的,节能的.要实现生态城市,除了明确城市性质,制定符合生态城市要求的城市规划外,关键还在于设计和实施.建筑是一个整体,要求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加以协调,才能保证合理的节能,达到节能的要求I51.3.1生态建筑设计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是致力于为我们的后代保护环境,对设计行业而言,最有效的生态解决方法就是通过与环境的融合

6、而更持续地发展,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与自然环境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生态建筑的设计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可能建筑师在考虑设计方案时比较倾向于表现所设计建筑的个性,但在表现建筑个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及与已有建筑的共性,在进行设计的同时应注重保护土地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部创造舒适的环境,使建筑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人文环境,整个城市的定位与发展规划相一致.②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美学效益更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要求在工程投资尽可能少的情况下

7、,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使用功能要求,而建岔业科技5住是囝2009年第l8期筑师所追求的美学效果有时会造成投资的大幅增加或建筑使用功能的降低,从而降低其价值系数,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优化设计,节约资源,充分运用自然生态原理,尽量采用自然能源以及高效的新材料,新设备,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建筑构造形式,提高建筑的环境物理条件.同时,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有足够的空间面积以备将来改造.但一味追求经济效果,则可能使设计方案丧失很多美学性质,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要求嘲.因此,要尽量使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③在设计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

8、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可利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