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

ID:1112451

大小:540.4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7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_第1页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_第2页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_第3页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_第4页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纬_与汉魏六朝文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章编号:0257-5876(2007)09-0067-093《诗纬》与汉魏六朝文论孙蓉蓉内容提要《诗纬》是形成于我国汉代的纬书的一种,其中有关《诗经》的评论,主要来自《齐诗》翼奉一派,因而《诗纬》与《齐诗》在理论上有渊源关系。《诗纬》的内容丰富而庞杂,不论是对《诗经》的阐说,还是对灾异祸患的记载,都宣扬了“天人感应”的理论。《诗纬》中的一些重要诗论观点,如“诗者天地之心”说、“诗者持也”说等,影响了汉魏六朝的文论,《文心雕龙》的诗论就明显受到《诗纬》的影响。刘勰提出的“酌乎纬”,也可以启发我们正确

2、认识谶纬以及《诗纬》的影响和意义。关键词诗纬汉魏六朝文论文心雕龙酌乎纬《诗纬》是与《诗经》相配的纬书,《诗的隐语,用以预决吉凶,我国自古有之,先秦纬》除了阐说《诗经》的篇章字句以外,还有典籍中就有记载,民间也流传一种谣谶。秦其他一些与《诗经》无关的内容。《诗纬》因汉以来,出现了一批方士化的儒生,把先秦的以阴阳律历附会解释诗,因而历来被视为虚阴阳数术带进儒学,这种情况到了董仲舒时假诡异、荒诞不经而否定之。其实,《诗纬》则有了更大的发展。董仲舒以儒学为中心,也是汉代诗说除四家诗之外的一家之言,其又杂糅了

3、道、法、阴阳家的思想,由此形成了诗论对汉魏六朝时期的文论具有一定的影一个以“天人感应”为神学目的论的思想体响。较为明显的是《文心雕龙》对诗的定义,系。纬书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为主导思就是采用了《诗纬·含神雾》的说法。想,书中大量地宣扬了阴阳五行、祥瑞灾异等,将谶与“六经”的经义穿凿附会起来,从一、《诗纬》的形成及其内容而又形成了谶纬之说。纬书同经书、图谶等这种关系,使纬书的内容丰富复杂,既有解《诗纬》的形成与汉代的《齐诗》有着渊释、阐说和发挥经书经义的,也有只是以经义源的关系,《诗纬》除了阐说《诗

4、经》的篇章字作为一个话头,以阐说著述者自己对天象人句以外,还有相当的内容与《诗经》无关,而事的看法。因此,纬书中大量的内容是与经是宣扬了“天人感应”说。书经义毫无关系的,作者记述的祥瑞灾异等,纬书形成于我国西汉的哀帝、平帝时期,是为了宣扬神学思想,企图以此作用于当时到东汉则基本完备。纬书是相对于经书而言的社会政治。的,儒家的“六经”,加上《孝经》都有纬书,总《诗纬》是汉代鲁、韩、齐、毛四家诗之外称“七纬”。纬书除了与经书相关以外,它还的一种对《诗经》的研究,《诗纬》与四家诗的与谶,或称图谶、符谶相联

5、系。谶是一种诡秘诗说不同,但是四家诗中的《齐诗》,主要是—67—《诗纬》与汉魏六朝文论《齐诗》翼奉一派,与《诗纬》却有着渊源的关集证》“自叙”中指出了《齐诗》同《诗纬》的系,《诗纬》中的诗论观点主要来自于《齐这种关系,内有云:“魏、晋改代,齐学就湮隋诗》。考《齐诗》的传授源流,《齐诗》为辕固火之余,《诗纬》渐佚。间有存者,或与杂谶所传。辕固为齐人,故其传之诗称曰《齐比例齐观,学者弃置勿道,书遂尽亡。夫齐学诗》。辕固于汉景帝时立为博士,其弟子鲁湮而《诗纬》存,则《齐诗》虽亡,而犹未尽泯人夏侯始昌发挥其

6、诗说,其后夏侯始昌以也。《诗纬》亡,而《齐诗》遂为绝学矣。曩者《诗》授郯人后苍,后苍授谏大夫翼奉、前将先大夫尝辑三家诗佚义,以《诗纬》多齐说,军萧望之、丞相匡衡等。《齐诗》传至翼奉、其于诗文无所附者,亦补缀之,以次于齐,所匡衡时极为昌盛,其中翼奉一派的《齐诗》,以广异义,扶微学也。”⑤可见,《诗纬》与《齐以阴阳律历附会诗,而名噪一时。《齐诗》产诗》有渊源关系。生地齐国,是阴阳家邹衍创立“阴阳五行”学汉代流传下来的《诗纬》有《推度灾》、说的发源地。因而《齐诗》在传授过程中,受《汜历枢》和《含神雾》三种

7、⑥,其内容可概括“阴阳五行”之说的影响尤为深刻。《齐诗》为两大方面:由夏侯始昌倡言以“阴阳五行”①说诗,到翼(一)与《诗经》有关,涉及有关诗论的问奉时则明确提出论诗以“五际”、“六情”等。题。这一部分的内容有:1.对诗的本体特性如《汉书·翼奉传》:“《易》有阴阳,《诗》有的概括,如“诗者天地之心”说、“诗者持也”五际,《春秋》有灾异,皆列终始,推得失,考说等,提出了诗的性质和功用的问题。2.对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臣闻窃学《齐《诗经》具体篇章字句的解说,如:“《关雎》知诗》,闻五际之要,《十月之交

8、》篇,知日蚀、地原,冀得贤妃,正八嫔。”⑦“《灵台》候天意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亦也。经营灵台,天下附也。”⑧3.对儒家诗论不足多,适所习耳。”②又云:“故诗之为学,的发挥,如:“治世之音,温以裕,其政平;乱情性而已。五性不相害,六情更兴废。观性世之音,怨之怒,其政乖。诗道然。”⑨“颂以历,观情以律,明主所宜独用,难于二人共者,王道太平,成功立而作也。”⑩4.以《诗也。故曰:‘显诸仁,臧诸用。’露之则不神,经》为话头,阐述作者自己的看法,如《含神独行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