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

ID:11144105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_第1页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_第2页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_第3页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_第4页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华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胡茂杰院系:体育学院年级:2008级指导教师:侯成俊4--拟定学位论文题目:略论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一、选题依据1、研究的目的意义目的:现代排球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发展。一个排球队要想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话,必须拥有优秀的二传队员。由此可见,二传队员的作用在整个排球队伍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意义:对后备二传队员的选材以及培养又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任务。一个成熟的排球二传队员,必须经过数年的磨练,在技术上、生理上、心理上都要得到质的提升,才能带领全队取得更好的成绩。2、国内外

2、研究现状分析从中国排球的发展历程来看,二传手的重要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女排先后6次出战世界杯赛,孙晋芳、杨锡兰和马芳先后3次获得了最佳二传奖。中国男排的每一次大的胜利也都与二传手的超常发挥分不开。同样近年来中国男女排球队在各种大赛中取得的良好成绩,都与二传手的良好发挥是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二传手的个人技术要求非常全面,除了娴熟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基本技术之外,还应掌握相当多的特殊技术和技巧,因为对二传手的技术训练,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特殊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求二传手在场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果断,心道手到,每个球都要形成攻击力。这需要

3、二传手在身高、速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传手的先天因素,也是后天训练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重要基础。毋庸置疑,“选材是成功的一半”。在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体育发达国家在训练手段、训练条件方面的差别日益缩小。只有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在同等条件下,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只有加紧对排球二传手的选材和培养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使我国排球运动真正改变面貌。4--二、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明确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原则、选材标准,以及对

4、选材后如何对这些后备二传队员进行科学的训练与培养进行深入研究。2、研究内容2.1.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定义2.2.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原则2.3.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标准2.4.二传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2.5.二传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2.6.观察能力的培养2.7.二传队员战术意识培养3、研究方法3.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排球的相关信息,证明所要研究的内容。3.2专家访谈法:通过与北华大学体育学院齐国杰、张勋、侯成俊等专家就排球二传队员选材的方法以及培养的手段进行了访谈,得出了一些对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的相关结论。4、可行性分析通过在图书馆查询

5、大量的相关资料外,本人还是北华大学体育学院08级排球专选班队员,有了这样的关系基础,在论文研究方法的途径上比较方便。5、论文研究计划2011.12-2012.1查阅资料,选题,开题阶段2012.1-2012.3数据统计2012.3-2012.4完成论文初稿2012.4-2012.5修改论文并定稿4--2012.5-2012.6论文答辩三、研究基础1、已具备的研究条件本人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四年的学习与排球训练中,充分了解排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些必要条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对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并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

6、见解在图书管的大量文献资料充实了我的大脑,是我研究的更加方便。2、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本人由于能力有限,对大众排球现状还有待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学习,更多的排球活动和竞赛还待有我去亲身经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References)[1]唐奎,排球竞赛裁判手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01.[2]中国排球协会,排球竞赛规则[M].人们体育出版社,2006-04.[3]虞重干,排球运动[M].人们体育出版社,1999-06.[4]李宗浩,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08.[5]葛春林,最新排球

7、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01.[6]陈正宇高扬,体育锻炼与欣赏—排球[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03.[7]排球教学训练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8]黄汉开.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刘纯献.体教结合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03):74-77.[10]钟秉枢.排球(跟专家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开课报告人签字:年月日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字:年月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