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ID:11146394

大小:252.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7-10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_第1页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_第2页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_第3页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_第4页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引言药物是把双刃剑由于基因、性别、年龄、疾病的不同,个体对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均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学习针对不同人群的用药指导。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主要内容小儿用药老年人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驾驶员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儿童用药出生后28天内1个月~3岁3~12岁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小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新生儿用药特点生理特点:不成熟①器官②酶系③代谢、排泄因此为了使新生儿安全有效的用药,必须熟悉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1)局部用药: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成人较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尤其在皮肤黏膜有破损

2、时,局部用药过多可致中毒。可引起中毒的药物:药物的吸收硼酸水杨酸萘甲唑啉(2)口服用药:新生儿胃粘膜尚未发育完全,胃酸分泌很少,使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吸收较完全;胃排空时间较长,磺胺药等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较完全。药物的吸收(3)注射给药:皮下或肌内注射可因周围血液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分布,一般不用于新生儿。静脉给药吸收最快,药效也可靠,但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输注速度等。大多数静脉用药可由护士给药;戊巴比妥、地西泮等作用剧烈的药物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应由医师配合;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少数药物较一般药物更易引起危险,故给药更应慎重。药物的吸收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分布的

3、最重要因素是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的程度。药物的分布游离型结合型活性形式失活-转运形式新生儿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低,药物游离型比重大,易发生药物中毒(苯巴比妥)某些药物如磺胺药、吲哚美辛、苯妥英钠、水杨酸盐、维生素K、安纳咖、毛花苷丙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新生儿血脑屏障尚未形成完全,胆红素易进入脑细胞内,使脑组织黄染,导致核黄疸,甚至引起死亡。新生儿的组织中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不易与之充分结合,使新生儿对脂溶性药物容易发生中毒药物的分布新生儿的酶系统尚不成熟和完备,某些药物代谢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药物代谢缓慢,血浆半衰期延长,如:新生儿应用氯霉素

4、后引起灰婴综合症新生霉素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磺胺药、硝基呋喃类药也可使葡萄糖醛酸酶缺乏的新生儿出现溶血药物的代谢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较成人低,致使血浆药物浓度高,半衰期也延长,影响药物排泄。新生儿肾功能的成熟过程需要8~12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药物的排泄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发育依然尚未完全,用药仍需予以注意口服给药时以糖浆剂为宜肌内注射可影响药物吸收,故常用静注和静滴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愈小,耐受力愈大,剂量可相对偏大(吗啡、哌替啶等不宜应用)儿

5、童期用药特点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慎用: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的长期应用,使骨骺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小儿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避开小儿应禁用的药物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吸收:胃酸分泌减少、胃液的PH值升高对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几乎没有影响,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等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导致吸收减少,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铁剂、钙

6、剂等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直接影响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华法林的蛋白结合率高,因为老年人血浆蛋白降低,使血中具有活性的游离药物比结合型药物多,常规用量就有出血的危险;地高辛、地西泮的分布容积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药物的分布肝脏重量减轻,代谢分解与解毒能力明显降低;肝药酶合成减少,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力增强。药物的代谢肾脏功能变化较为突出,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使用经肾排泄的常量药物时,就容易蓄积中毒。特别是使用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

7、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药、普萘洛尔等药时要慎重。药物的排泄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等)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对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敏感性降低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镇静与安眠药:地西泮、氯氮卓等,易引起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有嗜睡、四肢无力、神经模糊及口齿不清等;长期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使老年人出现抑郁症。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对于发热尤其是高热的老人,可导致大汗淋漓,血压及体温下降,四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