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

ID:11152786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_第1页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_第2页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_第3页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_第4页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要多一点体贴肖云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听过学习过各种教学理念,也亲自尝试过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常常会和其他教师一样产生一种“越教越不知该如何教”的无措感。而现实是,语文教学的低效、乏味所导致的学生忽视、轻视甚至厌恶语文学习的现象日益突出。于是许多语文老师开始“自暴自弃”:一边自己主动放弃“阵地”,一边埋怨“阵地”太难守住。笔者认为,让语文教学如此艰难行进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语文教学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了。教育专家们说,教育是要教会我们做人的,是要培养各种创新精神

2、的,是要提升受教育者各种能力的……这些看法和认识固然不错,但它体现的是一种大教育的认识,它包含了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各个层面,即使是学校教育也是分担在各个学科各种活动中的。偏偏语文老师牢记在心,照单全收,弄得一堂语文课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一大堆,似乎漏了一点,就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好好的一篇文章被解读地支离破碎,好好的一堂课被塞满了各种预设的问题和答案,四十五分钟下来,老师心力憔悴,学生们感觉味同嚼蜡。其实,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决不是单一的一门语文学科所能办到的。这样说,并不是

3、想要消极地对待语文教学工作,也并非要抹杀语文老师们的作用,而是认为调整一下认识,调节一下心态,也许可以帮助老师们更轻松地去面对教学工作。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传递和探究的过程,更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边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既然是师生双方的一种互动过程,那么在二者的交往过程中也应该遵循人际交往的一些准则,多一些理解宽容,多一些体贴照顾,才能使双方的交流更加融洽,学习的效果更好。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尝试从学生、教师、教材这三个课堂必要因素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体贴学生的兴趣与渴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

4、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是真正能活用到实践中的老师却不多。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超过八成的学生答案中,出现了“生动有趣”、“幽默”、“形式多样”、“活动多”、“多拓展课外知识”、“多一点相关故事”这样的表述。综合起来看,学生们最期待最感兴趣的应该是一种既能学到更多知识又能带来快乐的语文课,最渴望的是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展现自己。能够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是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的,但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或者说让学生比较主动愉悦地学习,却是很多老师做不到的。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

5、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体贴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首先从教的内容做起。学习兴趣就像是吃饭的口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个再好的厨师也难调众口。“主食”也许不好改换,适当加点“调味小菜”进去,说不定胃口就打开了。方法很多,比如课前五分钟的“freetalk”活动就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办法。笔者在做这个活动时有意识地配合了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论述文时前五分钟是“时事大家谈”,介绍热点事件的新闻评论;学习古代诗歌时是“古典诗词音乐欣赏”,给大家推荐改编自诗词的歌曲新唱;学习传记时安排看央视“子午书简”栏目的名

6、人传记赏读;学习现代诗歌时,则由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或诗作。印象最深的是在现代诗歌介绍这个环节,学生们介绍的泰戈尔、海子、席慕蓉等人的作品激发了大家对诗歌的浓厚兴趣,不仅让教材上现代诗歌单元学习轻松愉快了很多,甚至对写作的影响也很大,作文中常常看到学生对诗句的巧妙引用、化用。目前,很多老师因为高考不考现代诗歌就放弃了这个单元的教学,笔者觉得实在是个遗憾。除了课前的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教学与内容相关的其它知识,比如历史小典故,小笑话等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语文味”创始人程少堂老师曾在

7、一次讲座中提到“备课还要备幽默”的观点,即每次备课时,都有意识地准备几个与内容相关的小笑话,随机地在课堂上抛出来,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后来有幸多次听到程老师的课,果然是幽默生动,课堂上笑声不断,整个教学过程都都洋溢着快乐轻松的气氛,学生们非常喜欢。除了内容上多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形式上也尽可能地摆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模式。一个水平再高的人,哪怕他口吐莲花,字字珠玑,每天听一次也会有索然无味的时候。更何况教学从来不是表演,学生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学话剧可以用课本剧表演方式,学小说可以用

8、小组讨论主题探究方式,掌握文言词汇可以用分小组搜集整理展示方式,体会诗歌可以用配乐朗诵的表演方式等等。笔者在进行选修《唐诗宋词元曲》教学时,尝试着只选取代表性的诗人诗作上几节课,剩下的作品由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认领,经过研读讨论后面向全班进行赏析讲解。一个小组成员没讲清楚,其它成员可以进行补充,下面听的同学有疑问可以进行质疑。学生普遍存在疑问难以解决时,老师再作指导。刚开始时,笔者先给每篇作品提一两个核心问题供学生作为理解的切入点,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