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

ID:27888934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_第1页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_第2页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_第3页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_第4页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要多一点诗性情怀课改,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数学不再是枯燥、抽象与冷漠的象征,课堂不再是只展示冰冷的数字、符号和难记的概念。数学教学应诗化教学过程,展示人的劳动之美、精祌之美,让课堂充盈着智慧光彩、美丽色彩,要如语文课般“诗情画意”。教师适时“放手”,孩子们的个性在无拘无束之中彰显灵气;教师迎“错”而上,孩子们不因“胡言乱语”而受蔑视;教师巧用教学机智,课堂上孩子们“异想天幵”地洋溢着智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此为方向,努力营造充满诗意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在诗一般的课堂里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一

2、、适时“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人,则要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审视一下当前的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教师是一个“包办者”,过多地占有控制权、支配权。学生较多的是被动接受权、被动适应权,充当一个“听令者”的角色。教师总是喜欢充当学生的眼和手,甚至于大脑,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满足于口耳相传。教师乐忠于将知识肢解开来,揉碎了、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学生则越教越“懒”:不用动脑子,习惯于从老师那儿获得知识。学生也越教越“笨”:不会提问题,不会思考,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3、。在数学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研宂、体验成功。教师别太“勤劳”了,做着越俎代庖的“傻事”,把自己当成保姆,该放手时就放手,做个“懒”老师。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要将课堂还给他们,让孩子们充分地、快乐地体验数学的灵性与魅力。在教学屮,教师耍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时机,多给学生一点儿表现自己的机会。凡是学生能自学明白的,教师决不讲解;凡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发现、解决的,教师决不暗示。[案例1]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导他们通过

4、事先准备的三角形,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方式,让学生的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并预留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在操作、实验、计算中,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里各抒己见,展开议论,冋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操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孩子们始终是饶有兴趣地操作,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放手让学生操作,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5、学生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屮,老师只是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放手,就是“解放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说、观察、操作,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讨论等,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二、善用“错误”,让学生的智慧放光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发现,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中常含有合理的因素,教师得有敏锐的眼光,捕捉“错误”资源。教师耍迎“错”而上,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及时点拨、引导,启发思考,从“错误”中导出正确的方法。[案例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6、下册《乘法的练习课》。课堂中,教师出示一道看图列式题:图中左边方框里画着11朵小花,右边方框里画着12朵小花(问题是求两边共有多少朵小花)。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是这样列式的:11+12=23(朵)。发现学生A列的算式是“11X2”,教师提示他上台板书。同学们看到算式就大笑起来说:“错了!错了!这一题不能用乘法算式,因为两边方框里的花朵数不一样多,只能是用11+12=23(朵)。”教师也作惊讶状:“是呀,这样列式合理吗?我们来讨论一下,好吗?”经过两三分钟的讨论,有个别同学兴奋地举起手来。生B:我认为这位同学只做了一步,11X2是把两边方框里的小花都看

7、成有11朵,这样右边方框图中少算了1朵小花,只要再加上1朵就对了,11X2+1:23(朵)。生C:是的,也可以12X2-1=23(朵)。师:那我们请学生A来补充完整。学生A很是激动,特高兴地回到了座位。全班同学为这“与众不同”的解法而欢呼,课堂获得了一份意外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并不应急着解释或下结论,而应看到的是错误背后的成功。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W。教师把错误交还给学生,及时点拨、启发,给予他们讨论的时间和空?g,让孩子们在讨论中明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通过这种途径学习的知识,远比教师苦口婆心的

8、纠正要深刻得多。三、巧借“意外”,锦上再添花课堂意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