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

ID:11153266

大小:31.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_第1页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_第2页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_第3页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_第4页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企业并购动因看国航“抢亲”  摘要: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国迎来了企业并购迅猛发展的时期。关于并购动因,也随着复杂的并购事件而产生诸多理论。通过分析轰动一时的“国航抢亲案”,来探讨一些企业横向并购的动因。  关键词:并购;竞争;动因    2007年9月2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2、和新加坡航空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新航和淡马锡将斥资9.23亿美元购入东航24%的股份,并参与东航的管理。其中新航将支付6.02亿美元,购入15.7%的股份,淡马锡将支付3.21亿美元,购入8.3%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东航仍然持有控制性的5l%股权。东航的资产负债比率将从95%下降至80.2%,不仅可以摆脱连续巨亏的困境,还能获得新航的帮助,抗衡中国国际航空与香港国泰航空的联合竞争。然而,这个既被政府批准,又能帮助身陷困境的东航翻身的引资计划,却在2008年1月8日的东方航空股东大会上,遭到超过九成A股股东以及七成H股股东的

3、反对。原本你情我愿的“东新恋”,终因中航集团的持续狙击而被否决。  这可谓是有史以来中国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第一次敌意收购案。而其中一点实属罕见:东航引资计划已经获得政府批准,而中航集团能在冒犯政府的风险下,运用市场手段成功实施狙击。中航为何执意要“横刀夺爱”?东航又为何对国航的“高价提亲”不感兴趣而苦恋新航?透过其中的恩怨情仇,以企业并购的动因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一切其实并不复杂。    1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并购的动因根源于竞争的压力,并购方在竞争中通过消除或控制对方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企业竞争优势的

4、存在是企业并购产生的基础,企业通过并购从外部获得竞争优势。并购动机的实现过程是竞争优势的双向选择过程,并产生新的竞争优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下,中国国内有40多家航空公司,其中

5、,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公司不到10家,国内竞争十分激烈。持续巨亏的东航如果能引进新航,不仅有助于摆脱困境,更能迅速提升起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而对中航而言,一旦东航能通过“东新合作”引进新航国际一流的服务理念和水平,那么无疑东航将快速成为中航的强大对手。并且,新航获得上海航空港的通行证,也意味着新航可以通过上海威胁国航占据优势的高端服务项目,这些局面对中航都是极不利的。反之,若国航入主东航,既拒新航于门外,又能把东方航空、上海航空纳入囊中,将控制上海航空枢纽,从而控制国内民航超过30%的市场份额,然后再到国际市场

6、与顶级航空公司竞争。正是由于并购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才会出现国航“横刀夺爱”的一幕。    2规模经济效益理论    规模经济是古典经济学对横向并购的解释,古典经济学从成本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产出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横向并购,企业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快速将各种生产资源和要素集中起来,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单位投资的经济效益或降低单位交易费用和成本,这就是企业要进行横向并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大动因。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发生在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中造就的众多巨头

7、公司就是最好的例证,如美国的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国橡胶公司、查默斯公司等。  2002年的国内民航业大重组,原国航与西南航、中航浙江合并,重组后的新国航在李家祥带领下迅速发挥出整合优势。2004年至2006年,国航先后成功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一跃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航空公司。作为三大航空集团中率先完成重组和唯一实现连续盈利的航空公司,国航从未掩饰过其领衔国内航空业新一轮重组的决心。2007年,李家祥提出了在“天空开放”大势之下,打造“中国民航力量”——“超级承运人”,指出只有国内航空企业重组合并,才能做大做

8、强,与外资进行竞争。正因如此,国航才会在东航引入新航作为战略合作者的关键时刻在H股收集筹码,阻击新加坡航空入主东航,其目的是为了入主东航,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最终成为行业整合者。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