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西塞神舟会”

黄石“西塞神舟会”

ID:11167951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黄石“西塞神舟会”_第1页
黄石“西塞神舟会”_第2页
黄石“西塞神舟会”_第3页
黄石“西塞神舟会”_第4页
黄石“西塞神舟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石“西塞神舟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石“西塞神舟会”  位于鄂东地区的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村,流行着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西塞神舟会?。“西塞神舟会?于二00六年五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00九年九月,“西塞神舟会?与三省四地的端午节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西塞山地区位于长江中游,距湖北省黄石市区只有12公里。古属吴头楚尾,《图经》云:西塞山“山高百六十丈,周三十七里,吴楚分界处也”宋代朱熹诗咏:“春回楚尾吴头。”其地又处大冶、阳新、浠水、蕲春四县相交的边缘,且左邻鄂州,多种文化习俗相互影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决

2、定了西塞山区道士?村的民风民俗不仅具有楚文化的浓郁色彩,而且兼有吴楚文化的显著特征。旧时的西塞山地区会社活动尤多,每年的龙灯会、牡丹会、神舟会、观音会、绅士会、圣帝会、捞江会和放生节,吸引四面八方的乡邻,热闹非凡。本地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民俗活动主要是“西塞神舟会”。  2014年6月13日至15日,我们又来到了西塞山区道士?村,刚下车,正好碰到这次我们要找的“西塞神舟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西塞神舟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将近70岁的刘会伦老人。他看到我们的到来,十分高兴,并向我们介绍了西塞山区道士?村的历史情况。  刘会伦老人站在西塞山脚下的长江

3、堤岸上,面对着道士?村并带着激动的心情告诉我们说:西塞山道士?村,是黄石沿江最早形成的市镇,隋唐时期叫土?镇,又叫楚雄关。初唐以前,长江由回风矶从散花洲奔流而下,流经西塞山汇成一体,又与盆塘湖贯通,由此分出一条岔道并绕穿道士?,再经风波港与长江主河道汇合,形成了一个半岛形的村落,唐代符载《土?镇保宁记》记载:“其山曰西塞,其镇曰土?,相距百丈许”。历代皇朝都曾在这里屯兵,设置官府、粮仓、金库,曾是全国有名的盐仓集中之地。村内街道纵横,店铺毗连,十分繁华。明清时,道士?村进入鼎盛时期,有1.7万户居民,形成“士民工商,连樯如云,必将沿于是沂”的繁华商埠。自明万历

4、二十六年(1598年)至1967年的369年间,该村曾先后六次挖掘出金银、钱窖,银窖中出土银锭共重270余斤,最大铜钱窖藏25万斤。后因战乱、水患,使一度繁华的道士?村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现在的道士?村,所辖黄石市西塞山区管理的一个行政村,现有480多户居民,2760多人,面积约2.5平方公里。目前,该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商贸服务业为主。  在西塞山区道士?村的几天里,我们目睹了“西塞神舟会”的盛况,名不虚传。借此机会,我们也采访了几位神舟会的会员,并且找到了与“西塞神舟会”相关的一些资料,使我们对“西塞神舟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寻到了在民国二十四年浦月

5、吉日立《龙舟绘图杂志》(游新亭订)摹本记载,神舟样式“紫府、圆桥、海岛、天台、方壶、蓬莱、明月、龙楼、仙境、清风、凤阁、云都”、“三层柱头式、牌楼式”等,人物剪贴样式、花瓶样式、满船物件、入门聚魂坛式、打树神咒、节符、五老?式等,对神舟船的扎制给予了非常详细的描述。  同时,我们还看到在《乎有满船神像正六十四名》(1987年3月28日立新本)中也记载,是“计呈清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七日立”,此摹本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记载了64名神像的名字、排列、数量,如“忠孝王壹名,刀手贰名,千眼壹名,文忠军壹名,张元柏壹名”等;第二部分计满船物件,并于开头记载“光绪十五年五

6、月十七夜,虔诚集本麦文订三两,寸丁三两,线麻四两……”;第三部分记载了“神舟船图像牌数”。  我们还查到在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是日,竞渡,采杂药。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西塞山道士?大端午活动就自然与祭吊屈原联系在一起。解放前,西塞道士?村神舟会操办送龙舟活动的民间组织叫“厘头会”,负责每年的龙舟会事宜。解放后,放神舟活动就以纪念屈原名义举行,承接民众驱邪消灾的愿望,所以现在当地村民就把以放神舟为主的端午节祈福祭祀活动也称为“龙舟会”。  “西塞神舟会”,是当地民众自发组织参加的,以驱瘟、除恶、消灾、去病和

7、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主题的活动。从农历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作为民间庆祝大端午的神舟会主要活动有扎制神舟、唱大戏、祭祀、送神舟下水等活动,它旨在借助“送神舟”这一形式,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  我们还拜会了“西塞神舟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西塞神舟会”会长、今年已经67岁的贾德生老人。他见到我们专程而来,兴奋不已,他告诉我们说:“西塞神舟会”是当地最隆重的传统民间习俗,其规模胜过传统的春节,是其他节日不能比拟的。“西塞神舟会”在解放前称为“厘头会”,常设有8人负责,每年以其8人为首,率16户轮流主办“神舟会”,直到1950年为最后一次。“厘头会”是

8、募集建造“神舟”资金的民间组织。解放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