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报道中国33年

吉米:报道中国33年

ID:11169287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吉米:报道中国33年_第1页
吉米:报道中国33年_第2页
吉米:报道中国33年_第3页
吉米:报道中国33年_第4页
吉米:报道中国33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米:报道中国33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吉米:报道中国33年2014年,从CNN北京首席记者的职位上退休的吉米在CNN香港办公室接受同事的送别退休  坐在北京外交公寓的办公室里,吉米?弗洛?克鲁兹(JaimeAFlorCruz)盘算着什么时候去一趟宁夏。他在中国工作生活了43年,只有宁夏没去过。“我要抓紧把这个空白补上,那就圆满了,哈哈。”吉米摊开手说。他今年63岁,身材不高,穿着妥帖的西服,看起来很年轻。像很多老派人物一样,衬衣口袋里还插着一支钢笔。  就在两个星期前,2014年的最后一天,吉米宣布从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北京首席记者的职位上退休。吉

2、米是菲律宾人,自从1971年来到中国,在接下来的40多年中他只有一年不在中国。从1981年开始,他在中国做了33年记者,先后供职美国《新闻周刊》、《时代》周刊和CNN。在中国,他是资历最老的外国记者,先后经历了从邓小平开始的5届领导人,参与报道了中国一系列重要时刻。  不久,他就要离开这间有些局促的办公室。房间四周摆满了资料和书籍,背后书架上是一摞摞的名片,墙上挂衣钩上挂满了参加各种会议的证件和卡片,五彩斑斓,足有上百张。在担任记者30余年中,他参与报道了中国几乎所有的“两会”和党代会。“对外国记者来说,‘两会’非常重要,能

3、采访到很多重要人物,能够在发布会上提问。”吉米说。2013年,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主持人傅莹点名说:“我想请一位老朋友提问,因为我们好久没见了。”随后把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给了他。  他还记得在90年代初去上海参加一次新闻活动,市委书记朱?基宣布了浦东开发的宏伟计划。他和其他几名外国记者专门跑到浦东考察。站在一片农田中,吉米想,这怎么可能?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浦东速度不过是现代中国的缩影。记录这种急遽的变化,则成为他30多年记者生涯的主旋律。  吉米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年轻时代,他因政治事件而滞留中国,随后在中国的乡村劳动,在

4、恢复高考的时候进入了北京大学读书,李克强与薄熙来都是那一届的同学。1981年,进入《新闻周刊》担任助理和实习记者,由此开始了新闻记者生涯。  吉米的夫人也是菲律宾人,他们在北京相识,一年后在菲律宾结婚。结婚不久就一起回到北京,她在中国也待了25年。孩子们是“北京制造”,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到美国上大学。男孩在洛杉矶的一个医学机构工作,女儿则在纽约当记者。  退休对他而言不是句号,而是一个逗号。在当“随行家属”的同时,他希望能够写写东西,整理材料,更重要的是整理脑子里的材料。他最想写的,还是自己70年代末的大学生活。那是中国

5、刚刚开放的时期,也是他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我想采访一些老同学,写下他们的故事。”吉米说,“他们是真正的精英,成长于那个思想特别开放的时期,影响着现代中国。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理想,爱国,真正想把中国带到更高、更好、更富裕的位置。”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吉米还曾两次担任外国记者俱乐部的主席。他告诉我,外国记者在中国的人数,从最初的100多人,到现在已经增加到了700多人。这主要在于中国地位已经举足轻重,经常会发生大事件、采访到大人物。  由于丰富的中国基层经历,吉米与其他外国记者的视角有着明显不同。他喜欢将

6、中国比作半杯水。“我会说,看,中国已经有了半杯水了。另外一些国外同行会说,看,中国还缺半杯水。”吉米说,“那些纯粹西方背景的同行,可以写出精彩的报道。但就我而言,则更能体会中国人的心理。因为和很多中国人一样,我也有着相似的思想历程。”吉米在北京外交公寓的办公室里  他还打算最近去湖南衡阳的农村走走,因为那是他70年代“插队”的地方。“我跟湖南的朋友们保持着联系,他们没有把我当作外国人,来北京都会找我。”吉米说。浪漫与现实  吉米还保留着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71年8月底。他披着一件绿军衣,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戴着军帽,仰起头

7、,阳光洒在脸上。满脸稚气,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那是在北京的长城上,他和朋友们正畅想着回国后如何继续“革命”,改造世界。  然而几天后,他被告知暂时不要回国。因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逮捕了一批反对派,包括企业家、政治家、教授和学生领袖。吉米就在“黑名单”上。那一年他20岁,还是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吉米出生于菲律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他的父母都是技术官员,为政府工作。吉米的家庭条件不错,很早家里就有汽车和电视。中学毕业后,吉米进入了菲律宾最好的大学读书,那是一家私立的教会学校,接收国内最富裕阶层的孩子,而

8、且只收男生,学费很高。他们大多是企业家、政治家的孩子,从小都在贵族学校长大。与同学们相比,吉米的条件则逊色很多。于是他参加了大量社团活动――合唱团、长跑队等,也当了学报记者,就是为了能够跻身高级的阶层。然而他的努力失败了,因为成绩不好,第二年就转到了国立菲律宾工业大学,读广告专业。  在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