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

ID:11177235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4页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培养;教师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存在“学术性”尚未提升,“师范性”渐行丧失、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陈旧,教育实践环节薄弱、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徒有虚名、优质师范生源匮乏等问题。针时这些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的相结合、建立吸引优质生源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教师教育(TeacherEducation)是指对教师的培养、任用、研修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包括职前和职后两大部分。从“师范教育”(NormalSchool

2、University)发展到“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历程自1897年南洋公学特设师范院开始。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教师教育所特有师范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传统的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自21世纪以来,以培养农村初中教师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等各种途径,大部分已升格为多学科性或综合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但在这些新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中,教师教育有被边缘化和“去师范化”的倾向,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

3、术性”尚未提升。“师范性”渐行丧失  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一直是教师教育史上存在的话题。所谓师范性,是主张“学者未必是良师”,教师是一种专门人才,只有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艺术的人才能当好老师;所谓学术性,是主张“良师必是学者”,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一般是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申报本科专业时,也大多是依托原有师范专业。但一旦升本成功后,又大多定位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各专业也向综合性专业看齐,以期迅速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但事实上,一所学校、一个专业一定需要长期的历史沉淀.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4、,一味地急于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是办不到的。与此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注重向综合性发展的同时,教师教育被边缘化、不重视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院校命名上“去师范化”特征比较明显,急于更换校名,摘掉“师范”帽子;二是在办学定位上强调从单科到多科、综合性发展,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导致学校办学重心的迁移:三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往往视学术性为学校“强大”的表征.过分追求学术性,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使教学质量下降。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陈旧,教育实践环节薄弱5  我国于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深刻、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课程改

5、革。基础教育正经历的这种革命性变化。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尽管顺利地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升级,但师资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并非可以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提高。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中小学教师.开设的教师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仅局限于介绍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俗称“老三门”)的初步知识。其学时在总学时中只占5%一10%,而且内容陈旧、方法单调、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要求相距甚远.被师范生认为是大学里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

6、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不重视实践教学,在安排教育实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问题、人员问题,多采取“回原籍实习”、“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县(市)”的措施;二是不仅时间短(一般只有6周一8周),而且安排极不合理(大多在临近毕业的一学期),学生忙于写毕业论文或找工作,没心思实习,影响实习效果;三是实践与理论脱节,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整体的师范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四是实践内容程序化.实习生一般被限定于听课、讲课等特定教学内容和充当班主任“规定动作”中,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三)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徒有虚名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7、分别有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承担,两类学校之间缺乏联系和整合,学习内容缺乏衔接,教师职后培训沦为低层次的重复,很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大多是地区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地区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而成,从形式上实现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但这种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只是“名”变而“实”不变,教师培养与培训各行其是的状况依然十分明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连续体,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不高。因为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